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主办的第五届民族研究青年论坛在京举行。这是论坛第一次面向全国青年学子开展跨学科交流,论坛主题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与实践”。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重庆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武汉大学、暨南大学、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吉首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大理大学等科研机构与高校的58位专家和青年学者参加了研讨。
在论坛开幕式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王延中致辞,他向与会各方表示热烈欢迎,接着清晰扼要地梳理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民族工作的发展与成就,并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讲话,汪洋主席2019年7月25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民族工作创新与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及自己在”7.25”座谈会上发言的主要观点与青年代表们进行了分享和解读。接着论坛筹备小组负责人孙嫱简要介绍了本届论坛的组织情况及安排。
下半场是主题专场,由三位发言人分别从民族理论、人类学和民族史学的视角,围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展开了精彩论述。南开大学的郝亚明教授以《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题,从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阐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渊源,并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辨析。厦门大学的杜树海副教授以《多层一统:理解中国文化统一性的新思路》为题,通过对广西中越边境地区的壮族仪式专家与仪式传统进行长期考察,发现地方宗教仪式是由地方“底层”的传统,区域政治体的传统以及王朝国家的传统层叠而成,这种层级与体系里存在着一统性力量,即王朝国家的传统起着法力传递与身份认证的关键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的苏航副研究员以《论现代中国的历史叙事与国民认同》为题,从“清朝是不是中国”的问题入手,对现代中国的主权性质及其历史叙事模式进行了讨论。他指出,现代中国“人民主权”的本质决定了其主权合法性只能建立在人民创生的基础上而非清朝转移的基础上,因此,现代中国的历史叙事必须充分涵纳各个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须用各民族在紧密联系、持续互动的多层次网络体系中共同发展的“历史有机体”的连续叙事取代“华夏中国”或以之为基础的“大中国”不断融合和扩大范围的“一个国家有机体”的连续叙事。之后,中国社科院民族理论室主任陈建樾研究员针对三位发言人的报告进行了精彩点评。
在分论坛,与会青年学者围绕“多元一体格局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新中国70年党的民族政策实践与成就”、“ 社会变迁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五个分议题进行了分组讨论。
“多元一体格局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内蒙古财经大学的王奇昌副教授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的的现代张力及应对之道》为题,指出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发展过程中,如何实现一体与多元的统一、处理元与元的张力仍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以上问题的原则和具体的对策建议。枣庄学院的孔亭副教授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及其生成发展》为题,对“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进行了考证与解读,并分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刘波儿讲师以《共理共享与交融共进:1947-1948 年民族学界关于多民族共同体国家建构的探讨》为题,在考察《中华民国宪法》公布后民族学界的变化基础上,分析了民族学界“共同体”国家建构的思路,即厘清“民族自治”≠“民族自决”、 提出“共理共享的区域自治”、构建交融共进的现代化共同体国家。
西南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宋婧以《民族初级统一体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民族复合体——“白族模式”研究》”为题,分析了大理白族从远古时期僻居西南边疆一隅的一块“蛮荒之地”和分裂之地,逐渐整合为“地域性的初级统一体”,并最终作为地方一族归并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过程。 广州大学的杨熊端助理研究员以《台湾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与历史记忆研究》为题,指出台湾地区虽经历多次的历史动荡、分化与冲突,但最终能凝聚成自觉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归根到底基于祖国母体巨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内在精神力量,基于中华文化的价值趋同。中国人民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杨凯以《双重语境下的“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与悖论性的民族主义文本》为题,从费孝通先生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文本生成的双重语境、天下与内亚的互动、民族融合的双重性与儒家天下观的协调机能三个方面对经典文本进行了分析。湖北地方立法研究中心的姜明坤助理研究员以《民族身份与公民身份的宪法同构》为题,首先对共同体内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进行了解读,接着分析了“中华民族”入宪作为一种双重身份的价值凝聚的重要意义,最后提出了民族与国家共同体内身份认同的建构规则。论坛最后由中国社科院民族理论研究室主任陈建樾研究员和南开大学的郝亚明教授进行了精彩点评。
Hub解封,“开放知识”有多远?
埃尔巴金(Alexandra Elbakya)发文的9月5日,也是Sci-Hub网站成立的十周年纪念。埃尔巴金还表示,...(240)人阅读时间:2021-09-13六人竞赛抢答器的电路设计详细论文资料
六人竞赛抢答器的电路设计详细论文资料免费下载,电子发烧友网站提供各种电子电路,电路图...(251)人阅读时间:2021-09-13代写高校教学论文与科研关系的浅析
论文关键词:非研究型大学 教学 科研 论文摘要:针对高校,主要指非研究型大学的过度重科...(232)人阅读时间:2021-09-13怎样找到专业代写发表教学论文的机构
教学论文就是讨论和研究有关教学问题的文章,发表教学论文也是教师评职称的必要条件。在...(213)人阅读时间:2021-09-13找人代写数学教学论文(成功经验)
由于很多数学老师忙于平时的生活和工作,没有时间完成论文写作,找人代写论文变成了很好...(246)人阅读时间:2021-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