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发表 >

安徽发布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9-09-21 06:59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2018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全省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有效应对外部环境深刻变化,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奋力拼搏,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等多项指标突破重要关口,一些体现高质量发展的指标持续向好,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

  一、综合

  年末全省户籍人口7082.9万人,比上年增加23.7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32.65%,比上年提高1.59个百分点。常住人口6323.6万人,增加68.8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4.69%,提高1.2个百分点。全年人口出生率12.41‰,比上年下降1.66个千分点;死亡率5.96‰,上升0.06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6.45‰,下降1.72个千分点。

  

安徽发布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经济总量突破3万亿元。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2]30006.8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0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638.01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13842.09亿元,增长8.5%;第三产业增加值13526.72亿元,增长8.6%。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9.6:47.5:42.9调整为8.8:46.1:45.1,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8.9%,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与全国差距由上年的9个百分点缩小到7.1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3]68484元/人,比上年增加6654元/人。人均GDP47712元(折合7210美元),比上年增加4311元。

  

安徽发布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安徽发布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年末全省从业人员4385.3万人,比上年增加7.4万人。其中,第一产业1353.6万人,减少9.7万人;第二产业1263.3万人,增加3.8万人;第三产业1768.4万人,增加13.3万人。城乡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和个体劳动者1410万人,增加177.3万人。全年城镇实名制新增就业70.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1.15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83%,比上年下降0.05个百分点。全省农民工总量1952.4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429.1万人。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上涨2.1%。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9%。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5.3%。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5.8%。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5%。

  

安徽发布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二、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7316.3千公顷,比上年减少5.5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520.2千公顷,增加1.9千公顷。棉花种植面积86.3千公顷,减少1.8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652.2千公顷,增加24千公顷。稻渔综合种养面积160万亩,增长77.8%。净增“三品一标”农产品1114个。

  全年粮食产量4007.3万吨,比上年减产12.5万吨,下降0.3%。其中,夏粮1607.5万吨,减产37.2万吨,下降2.3%;秋粮2287.1万吨,增产38.5万吨,增长1.7%。油料产量158万吨,增长2.2%。棉花产量8.9万吨,增长2.9%。

  

安徽发布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年末全省生猪存栏1356.3万头,比上年下降4.3%;全年生猪出栏2837.4万头,增长0.3%。肉类总产量421.7万吨,增长1.6%,其中猪牛羊肉产量269.7万吨,增长0.9%。禽蛋产量158.3万吨,增长2.3%。牛奶产量30.8万吨,增长3.2%。

  年末全省农业机械总动力6542.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6%。农用拖拉机231.1万台,减少0.9%。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311.1万吨,下降2.4%。农村用电量180.8亿千瓦时,增长5.5%。有效灌溉面积4543.4千公顷,新增40.7千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54.8千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年末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19421户,比上年减少1028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3%,增速居全国第4、中部第1位,创近4年新高。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7.2%,股份制企业增长8.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2.3%。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0.8%,制造业增长9.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3.9%。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