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南京林业大学出台职称评审新政策:在对“教学专长型”老师进行职称评聘时,不再以发表论文数量作为考核内容。在广东,部分高校的职称评审改革,基本上都将教师职称申报分为“教学型”“教学科研型”“研究型”三类,但未完全取消对教学型教师论文数量的要求。
南京林业大学蒋华松因为这一新政而评上教授,成为一个小小的标志性事件。与社会好评相比,象牙塔里似乎较平静,甚至还有不同看法。其中,“缺乏科研意识、做不好研究、带不好实践的教师,是教不好大学生的”是较有代表性说法。那些研究型或者教学科研型的教授持这种观点,可以理解,站在什么山头唱什么歌嘛,只是这种观点不够客观全面。对于职称评审中的论文作用,必须以平常心视之,过度强调与彻底否定都有失偏颇。
论文在高校职称评审话语体系中占有如此强势的地位,有一定的合理性。其一,大学不同于中小学,不说研究型大学,就算教学型大学,其教学过程具有创新性、实践性、科研性,论文是成果的直接反映;其二,相对于其他评价标准,论文也是相对客观、容易操作、满足公平底线要求的标准;其三,同样是教学型教师,会写论文的往往更加能给学生以更多收获,更受学生欢迎。
论文在高校的职称评审中成为一个问题,并不在论文本身,而在于它的前面加了一个“唯”字。“唯论文”的职称评审导向,逐渐将一些高校带偏。职称评审只重科研成果、论文数量,导致“教得好”不如“写得好”,教学型教师心不在焉,直接后果就是,高校“金课”少、“水课”多,学生不满、高校尴尬。
针对重科研、轻教学问题,教育部近来密集发声:2018年8月,印发《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通知》;同年10月,开展清理“四唯”专项行动;今年年初,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有关负责人表示,高校教师不管名气有多大,荣誉有多高,教师是第一身份,教书是第一工作,上课是第一责任。将更多注意力回归到教学上来,才能还高等教育本来的样子。
“回归”是一项综合工程,落在职称评审层面,尤其是教学型教师职称评审,应当对论文的作用有一个重新定位。论文可以有,比如将其作为一个加分项,但不要“唯论文”,不能把它当作必要条件。◎连海平媒体人
Hub解封,“开放知识”有多远?
埃尔巴金(Alexandra Elbakya)发文的9月5日,也是Sci-Hub网站成立的十周年纪念。埃尔巴金还表示,...(240)人阅读时间:2021-09-13六人竞赛抢答器的电路设计详细论文资料
六人竞赛抢答器的电路设计详细论文资料免费下载,电子发烧友网站提供各种电子电路,电路图...(251)人阅读时间:2021-09-13代写高校教学论文与科研关系的浅析
论文关键词:非研究型大学 教学 科研 论文摘要:针对高校,主要指非研究型大学的过度重科...(232)人阅读时间:2021-09-13怎样找到专业代写发表教学论文的机构
教学论文就是讨论和研究有关教学问题的文章,发表教学论文也是教师评职称的必要条件。在...(213)人阅读时间:2021-09-13找人代写数学教学论文(成功经验)
由于很多数学老师忙于平时的生活和工作,没有时间完成论文写作,找人代写论文变成了很好...(246)人阅读时间:2021-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