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发表 >

起底医疗问答代写产业链:每条六毛、周产700条 三成以上靠自己编

时间:2019-08-10 10:46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由于去医院普遍耗时、流程繁琐、成本较高,普通人当身体出现一些轻微病痛,都会选择在第一时间上网搜索相关的医生建议。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网上的医疗问答可能并非来自专业医生的建议,而是网络写手从别处复制、粘贴、再篡改后,二次加工而成。

  日前,《华夏时报》记者调查发现,网络上广泛存在大量医疗问答写手群,而互联网+医疗平台知了医生通过0.6元每条的价格,雇佣大量写手把其他平台上的医疗问答进行30%以上的篡改后,伪造成最新的医生回复呈现给患者。

  令人担忧的是,医生建议被随意篡改,对患者的参考价值将被大大降低,甚至会具有误导性质。

  六毛钱一条,30%需要自己原创

  《华夏时报》记者在豆瓣小组上搜索“医疗问答”,看见大量兼职招聘信息,上面写明“时薪15-20元”、“大量要人”、“不需要专业知识,简单易操作”,并附有群号。

  记者随机选择某“医疗项目精英群”申请加入,群主很快通过了验证信息,没有任何审核门槛,也没有询问记者是否有过医疗行业工作经验。群内有311人,进群后群主会提供后台地址和账号,进行医疗问答修改。

  群文件显示,这些医疗问答的需求方为互联网医疗平台“知了医生”。写手修改一条医疗问答,能得到0.6元的报酬,每周结算,任务稳定,大量要人。群主告诫记者,“我们需要稳定一点的(写手),每天最少要完成20条”。

  记者登录后台发现,写手可以分类选择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等多个细分领域作答。在医疗问答编辑界面内,还贴心的准备好了一份从快速问医生、39问医生等互联网医疗平台抓取的“原答案”,写手就根据这份原答案进行修改与加工。

知了医生中抓取的提问与快速问医生、39问医生等平台完全相同

  后台的一份公告则申明,“禁止各种投机取巧,全文原创度要求30%以上,禁止完全复制粘贴,希望每一位编辑能够尊重每一道问答工作”。

  公告显示,原医疗问答的标题、患者性别年龄、问题描述、医生回答均可以进行修改,并强调“必须以医生角度回答,对病人的问题、病情做一个合理的概括解释分析,回答符合医生的口吻”。

  《华夏时报》记者亲自尝试着编辑了几条医疗问答,包括“新生儿黄疸做脑部磁共振有影响吗”、“做肝癌介入手术需要多少钱”、“三瓣尖手术多少钱”等,在“三瓣尖手术多少钱”问答修改中,记者特意更改了患者的年龄与性别,并通过百度来的其他知识把原120字的回答扩充到225字,原答案中提到的费用、医院均作了修改。

  至此,原医疗问答已经被修改得面目全非,系统却显示“审核失败”,失败原因是“对原内容修改不充分”,也就是说,需要更多与原文不一样的内容。

  公告中写明“回答不得出现医学常识错误,要有指导意义,真正给患者提供有意义的帮助回复”。但是,写手并非医生,而是六毛钱一条请来的“水军”,并且原回答中30%的内容已被篡改,这样批量生产出来的医疗问答,怎样才能算“给患者提供有意义的帮助回复”?

  据了解,有写手还会采取“套用模板”的形式来完成洗稿,这些通过模板大量复制、生成的医疗问答质量可想而知。

  群主发在群内的统计表显示,7月4日至7月10日这一周,写手一共完成了642条医疗问答,网络上还有多少这样的群?我们不得而知。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