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寅龙(左)和李俊桦以及他们作为署名作者发表在《自然》的封面文章
学术无起点
创新班学生的惊人表现,再次印证了华工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王小宁长期以来的教育理念,即“学术无起点”。作为创新班项目的首倡者和直接推动者,这一理念在他的教育生涯中已经践行了30年。
早在1977年考入医学院校时,王小宁就在琢磨萧伯纳的名言“读书使人迂腐”。他的理解是,知识越多越专业,对事物判断能力就越强。但因为固有的思维方式,也很容易对事物产生否定的判断,这样反倒不利于接受和创新。
“所谓‘无起点’,就是不管你原来学的是什么,也不知道你懂或不懂,就是从一个问题的起点开始,在这个过程中重新学习,尽可能把不知道的知识在短时间内积累起来。”王小宁说。
2004年,王小宁调入华工担任生科院院长。上任伊始,他就着手安排本科学生早进实验室。他认为这种“以问题为导向,倒过来的学习方法”更符合认知过程。他把这叫做“赤脚医生学医”。
“赤脚医生不是好医生,但他知道什么叫病,什么叫重病。所以他一进学校就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点,他知道哪些知识对未来当医生有帮助。”2005年开始,王小宁在学院里发起“低年级暑期实践的活动”,要求低年级本科生利用暑期赴国内拔尖科研机构从事见习活动,为此他还设立了“万元重奖”。
第一年,一名叫张鸽的女生获得了1万元的科研资助经费奖励。没想到,由此引发了“张鸽效应”。老师们发现,很多学生围绕她形成了一个科研团队,而那些被重奖的学生也自发组织同学们去实践,去参加科研比赛。这一活动的短期效应也日渐体现出来,那些被重奖的学生在保研时大多被北大、清华、中科院这类拔尖机构提前录取。
诸如罗锐邦和金鑫等人都是当年得万元重奖的学生。王小宁还记得,那年他俩和一位女同学在台上竞争的场景。那位女同学暑假在香港中文大学实习,独立测定了茶叶的成分。当时罗锐邦还只是本科一年级学生。
一位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在台下默默地听完,对王小宁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如此看来,我们很多本科生奇才被现有的教学模式湮没了。”
这也是为什么当王小宁提出与华大联办创新班,很快就得到了校方的大力支持。
科学家真的需要博士学位吗?
不过,用王小宁的话来说,华工在本科培养模式的尝试,也只有在华大的土壤中才能迅速开花结果。这家测序能力及基因组分析能力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基因组中心,科研人员的平均年龄不到26岁。
据说,华大历来不问出身。该院常务副院长王俊本科还没毕业就进入基因组研究领域,至今有20多篇发表在《自然》、《科学》上的论文,其中作为第一作者的就有10篇。他提出的口号“We are muscles,We have nobrain(我们有的是肌肉,我们没有大脑)”,更是被“华大人”看做是年轻一代科研工作者活力的象征。
科学体系第一负责人李英睿,本科期间以旷课的方式,在华大工作了两年。仅仅2008年~2009年两年时间,就发表了1篇《自然》,3篇《自然》系列文章,1篇《科学》,共11篇国际权威期刊论文,其中4篇为第一作者。后来,这位1986年出生的北大学生拿着《科学》上发表的论文向母校要学士文凭。
罗锐邦如今被认为是后起之秀。有一次,他酒喝多了,拉着常务副院长王俊说:“你是三重傻帽儿。你看,你有学士学位、你又拿了硕士学位、你还拿了博士学位。你看我,现在什么学位都没有。”
王俊不仅不以为忤,还以此为荣,觉得华大后继有人。《自然》杂志甚至也发表社论,题目就是《科学家真的需要博士学位吗》?实际上,这个特殊的科研机构始终信奉“自古英雄出少年”,因为他们的前辈詹姆斯·沃森,就是在25岁时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
在王小宁看来,创新班学生能取得初步成果是因为两家学术机构都秉持着超常规的教育理念。这种合作培养模式并不具有通适性,而是一种个性化教育,仅适合前沿新技术。比如干细胞、蛋白质结构研究,就完全可以让大学生做主力,发挥他们的奇思异想。而有些专业是技能型的,比如医学领域就不能让4年级学生直接去做手术。
实际上,一些科学家在接触了创新班学生之后,也曾向王小宁表达过担忧,认为在一些相关知识上,这些学生还比较欠缺。
据了解,华工和华大近日正在筹备一个规模更大的“创新学院”。
Hub解封,“开放知识”有多远?
埃尔巴金(Alexandra Elbakya)发文的9月5日,也是Sci-Hub网站成立的十周年纪念。埃尔巴金还表示,...(240)人阅读时间:2021-09-13六人竞赛抢答器的电路设计详细论文资料
六人竞赛抢答器的电路设计详细论文资料免费下载,电子发烧友网站提供各种电子电路,电路图...(251)人阅读时间:2021-09-13代写高校教学论文与科研关系的浅析
论文关键词:非研究型大学 教学 科研 论文摘要:针对高校,主要指非研究型大学的过度重科...(232)人阅读时间:2021-09-13怎样找到专业代写发表教学论文的机构
教学论文就是讨论和研究有关教学问题的文章,发表教学论文也是教师评职称的必要条件。在...(213)人阅读时间:2021-09-13找人代写数学教学论文(成功经验)
由于很多数学老师忙于平时的生活和工作,没有时间完成论文写作,找人代写论文变成了很好...(246)人阅读时间:2021-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