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发表 >

收钱发文章,一些期刊都在做·宁波晚报

时间:2019-06-12 08:35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报告文学》收取版面费事件暴露行业秘密:  
收钱发文章,一些期刊都在做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已对此展开调查  

 

收钱发文章,一些期刊都在做·宁波晚报

 
  《报告文学》的前身是《当代作家》  
 
 

  据新华社电 近日,一则关于《报告文学》收取版面费的消息在网上引发热议。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尽管相关各方说法不一,但此事的曝光,暴露了期刊行业收取版面费这一“公开的秘密”。目前,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对此事保持高度关注,并展开调查。

  靠“软广告”贴补资金

  引起轩然大波的这则消息称:“只需要交钱就可以在《报告文学》上刊登大篇幅的文章,明码标价。该刊编辑称,根据字数来确定费用,一般2万字稿件要3万元钱,包括五六幅图片。具体的价钱看了稿子后还有商量的余地。如果要杂志社派记者来写,就要先付定金,并且多付5000元稿酬。”

  《报告文学》创刊于2000年,前身是《当代作家》,由长江文艺出版社主办,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协办。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曾任长江文艺出版社社长的周百义告诉记者,《报告文学》是专门的报告文学作品期刊,作为一家省级刊物,《报告文学》还在北京设立组稿编辑中心,出版、印刷、发行在注册地武汉。集团对《报告文学》实行目标管理,每年除向集团上交20万元外,其余自负盈亏。

  “大家都这么做,就我们倒霉。”《报告文学》执行主编吴双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表示。吴双说,自己接任主编前的几年时间,《报告文学》一直亏损。因此,出版社和杂志社商讨,在不改变杂志主题风格的前提下,进行一些市场运作,“不能让出版社没完没了地贴补”。吴双坦陈,今年已出版的11期刊物,每期128页,都有100页刊登正规、严肃的报告文学,只有20多页刊登软广告,占稿件总数的15%左右。吴双说,许多人都希望通过《报告文学》宣传政绩或推广旅游,但也不是所有稿子都能刊登,“首先要确保内容真实,必须县级以上政府盖章才行,文学质量也要保证”。对于“千字千元”的收费标准,吴双表示,“差不多,有时低一些,有些是通过购买刊物的方式”。

  在采访中,周百义提供给记者一份长江文艺出版社向主管方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汇报文件。文件称:“尽管该刊从未公开标价收费发稿,但在日常工作中的确存在个别员工打着为完成目标管理任务的幌子,瞒着出版社向作者索取版面费的现象。出版社此前曾开除过有此行为的员工……”而在长江出版传媒集团产业三部向领导呈上的文件标签上,有这样一句话:“这种办刊模式应该值得重新研究,不然出问题是迟早的事。”

  期刊行业“公开的秘密”

  曾几何时,我国的报告文学创作可以用佳作连篇、绝响不断来形容:一批批诸如《天使在作战》《西部的倾诉》等鸿篇横空出世,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然而,受到网络等新兴文学载体的冲击,传统文学期刊的品牌效应日渐式微,受众数量急速流失。吴双告诉记者,经济窘困的现实是杂志社无法回避的难题。因为刊物性质所限、定价偏低,发行量在当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难以有所突破,杂志邮发收入一年50万元,仅能维持基本的印制成本,“稿酬、人员报酬、房屋租赁、水电物业、通讯、办公等各项费用平均每月5万元左右。尽管杂志社已将稿酬压到每期1.1万元至1.3万元、人员工资也压到比较低的水平,但杂志社仍无力支付这些基本开支,更不要说完成利润指标”。

  “文学刊物边缘化、遭遇经济困境人所共知,收费卖版面是‘公开的秘密’。”吴双说。

  湖北一家杂志社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自己的杂志每期也会刊登这样的软文广告,基本上就是千字1000元。这名负责人表示,文学期刊还算好,一些学术期刊直截了当说发文章要收费。特别是涉及到评职称的一些核心期刊,排队等着发文章的人很多,就是交了钱也不一定能发出来。

  主管部门着手调查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00年发布的《关于禁止收费约稿编印图书和期刊的通知》中明确规定:任何出版单位不得以任何名义和手段向供稿个人和单位收取任何费用,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