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博士毕业,必须按规定发期刊文章,这一看似合理的要求早已成为困扰各大高校博士生的梦魇,其难度系数不仅大大超过学位论文,甚至成为令博导们头痛不已的问题。
前几日,中国编辑学会理事、华中师范大学范军教授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的首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上发言,建议取消「高等学校博士答辩学位授予取消2篇C刊文章的硬性要求」。他说,他遇到的推荐稿相当大一部分都是博士生的,编辑也为此苦恼。现在不仅是拼爹拼妈,还要拼导师、拼学校。现在2篇C刊都快把博士生和导师“逼疯了”。这番唏嘘之言获得了不少学者支持。《中国青年报》和《光明日报》两大央媒也先后发声支持范军教授的这个建议。
约定俗成的“规则”,让学术离初心越来越远
据了解,将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量与学位“挂钩”,大致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本来是一两家高校自行其是,后来不少科研单位和高校相继效仿,遂成蔓延之势,成为业界皆知的秘密。“挂钩”的初衷很容易理解,即学术质量指标化,简洁明快,一目了然。用这种办法,外行在黑夜中闭着眼睛也能评价一个人是否有资格获得学位。在某种程度上,这种评价体系将做学问变成了比快、比量的竞赛,使之离学术的本义越来越远。
《中国青年报》评论员赵清源发声支持范军教授的观点。他认为,只以发表论文论英雄,导致许多论文大量注水,胡乱抄袭,乃至无病呻吟。它还会助推核心期刊的高版面费,使有些刊物异化为“收费站”“榨油机”“提款机”,然后季刊变成月刊,月刊变成半月刊、旬刊,或一刊多版、出增刊,字号越来越小,刊物越来越厚;甚至催逼出论文造假、论文代写、论文发表中介等黑色产业链,成为学术腐败的温床。在这种“一刀切”的学术评价体系之下,必然会制造许多学术泡沫、学术垃圾。
学术期刊是为学术发展,促进学术交流服务的。第一时间发表学者们的前沿科研成果,引领学术潮流是学术期刊的使命。至于发谁的文章、发几篇,一切的标准应以学术为依据,刊期的间隔也应符合科研规律,而不应沦为学位和职称的服务平台。但是学术期刊的生存、发展及评价体系又与学术从业者的自身境况息息相关。目前,国内的学术研究者基本供职于各高校和科研院所,学位与职称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根本,只有先满足这个基本生存需求,才谈得上静下心来认真搞科研、做学问。对此,学术期刊的从业者更是无奈,期刊发展需要大量高水平的优秀稿件,而所有搞学术研究以及将要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员,都一门心思地扑在学位与职称论文上时,学术期刊又何谈发展?
“硬指标”往往脱离现实,对人才揠苗助长
2012年,《中国青年报》就曾报道,当时的南开大学教授、长江学者李卫东招收的十多名博士生中,没有一名能够正常获得学位,就是卡在了论文发表上。李卫东说,我国的学位条例从来没有要求博士生毕业要发表论文,各个单位自设门槛,这种做法是“丑陋的”。他在哈佛大学做过3年博士后研究,只知导师同意、答辩过关,即可授予学位,这是“常识”,从不知“世界上还有第二种标准”。
社会学学者夏雪在《光明日报》上发文称,写作高质量的文章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而博士学位攻读的时间显然非常有限,真正用来做科研的时间更少。在有限的时间里,博士生首要完成的任务不是博士论文的筹备、科研及写作等,而是研究各大C刊、学校规定并笔耕不辍。唯有先按规定在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才能顺利踏入毕业门槛,真正安下心来写学位论文。这显然与博士学位的培养目标背道而驰。
Hub解封,“开放知识”有多远?
埃尔巴金(Alexandra Elbakya)发文的9月5日,也是Sci-Hub网站成立的十周年纪念。埃尔巴金还表示,...(240)人阅读时间:2021-09-13六人竞赛抢答器的电路设计详细论文资料
六人竞赛抢答器的电路设计详细论文资料免费下载,电子发烧友网站提供各种电子电路,电路图...(251)人阅读时间:2021-09-13代写高校教学论文与科研关系的浅析
论文关键词:非研究型大学 教学 科研 论文摘要:针对高校,主要指非研究型大学的过度重科...(232)人阅读时间:2021-09-13怎样找到专业代写发表教学论文的机构
教学论文就是讨论和研究有关教学问题的文章,发表教学论文也是教师评职称的必要条件。在...(213)人阅读时间:2021-09-13找人代写数学教学论文(成功经验)
由于很多数学老师忙于平时的生活和工作,没有时间完成论文写作,找人代写论文变成了很好...(246)人阅读时间:2021-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