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06 10:08 |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采集插件 | 点击:次
内容摘要:本文以《中国经济学人》为例,从英文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必要性和紧迫性、英文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面临的问题、破解英文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障碍的对策等方面,对英文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做了较为深入的思考和论述,提出了富有启发性的对策建议。一、英文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当前,中国学者对中国与世界问题的见解并没有被国外学者更不说普通民众所了解,中国的现实状况与政策实施的客观条件并不被国外的官员与学者所认知,中国的正当利益诉求甚至善意表达往往被国际舆论所误解或曲解。未来,国家应加大对学术期刊走出去的支持力度,加强优秀外文学术网站和学术期刊建设,通过多种渠道加大对学术期刊走出去的扶持力度,特别应加大对国际主流学术语种期刊资助力度,从而推动更多的英文社科类学术期刊走出去。
关键词:中国;学术期刊;学人;学者;出去;英文社科;SCI及;SSCI;话语;数据库;英文期刊
作者简介:
我国英文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的问题及对策
——以《中国经济学人》为例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inese Social Science Academic Journals' Going Out
作者简介:李钢,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原发信息:《出版发行研究》(京)2016年第201610期 第13-17页
内容提要:如何通过创办有国际影响力的媒体争取国际话语权,是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中国经济学人》为例,从英文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必要性和紧迫性、英文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面临的问题、破解英文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障碍的对策等方面,对英文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做了较为深入的思考和论述,提出了富有启发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社会科学/英文期刊/走出去/话语权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发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作用,要注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我们应该最有发言权,但实际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习总书记的讲话指出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话语权的现状及问题。目前社会各界十分关注中国文化“走出去”,但对于如何进一步推进中国创办的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走出去”,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讨论。
虽然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学术期刊面临一些共同的问题,但两者又有较大的差异。由于自然科学属于“硬科学”,有国际通用的标准与语言体系,基本不存在一流成果不被认可的问题,因而自然科学期刊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争取到一流的稿件,提升学术影响力。而社会科学情况有所不同,一方面其与各国的现实利益有更紧密的联系,另一方面也没有公认的尺度来衡量一项成果的水平,因而难以得到一致公认的评价,因而社会科学英文期刊责任与使命是为中国争取应有的话语权。本文主要是针对社科英文期刊的讨论。
一、英文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当前,中国学者对中国与世界问题的见解并没有被国外学者更不说普通民众所了解,中国的现实状况与政策实施的客观条件并不被国外的官员与学者所认知,中国的正当利益诉求甚至善意表达往往被国际舆论所误解或曲解。以关于中国问题研究的收录在EconLit中的学术文章为例,到2015年中国学者所发表的论文占总数的比例仅为45%。(见图1)可以说,在最应具话语权问题上中国学者仍旧没能具有应有的话语权。
图1 全部涉及中国问题的论文及中国学者在其中发表的比例(2002—2014)
资料来源:根据EconLit数据库统计
中国需要认识自己和世界,世界也需要深入了解中国。研究中国,发现中国现象的世界意义,成为一个国际性课题。因此,开拓更多的交流渠道和平台,有效地进行国际沟通和传播,是中国和世界共同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讲,国家投入资源创办一些有国际影响力的媒体已经不仅是文化走出去、争取话语权的需要,同时也是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进一步提升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为了顺应这一需要,较为可行的方式之一就是把中国学者有价值的观点与研究成果以国外读者能够读懂和了解的文字和表达方式,直接向世界传播,特别是要使主流和精英人群成为受众。因此,2006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创办了英文学术期刊《中国经济学人》,向世界推介中国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最新研究进展。迄今为止,该期刊已发表了600余篇文章,受到广泛的关注,产生了很大的国际影响,取得了一定的学术话语权。
二、英文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面临的问题
1.读者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