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发表 >

我的SCI投稿经验:4篇文章投过6个杂志就全接收了

时间:2019-06-06 07:59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当然,本文还是有些限制的,本人的文章IF平均在5,因此接下来的经验也只是针对IF 3-8这个区间内杂志的选择,大于8或者10的杂志小弟尚无法企及也无经验可循啦。

01

杂志的选择

杂志怎么选,首先你得知道有哪些杂志可以选。一般来说,杂志的来源有以下一个方面:

筛选出了杂志接下来就是评价杂志,可以从多个指标来评价,例如:杂志的Scope和Topics、一审时间、影响因子、分区、近期文章质量、综合/专科期刊等。这时候可以剔除一些不符合自己投稿要求的文章,然后在一些网站或者社区了解剩下这些杂志的别人的投稿经验,最终给剩下的杂志按照之前的指标来打分,做一个排序。(排序的好处就是有据可依,给出了最优项和次优项,即使第一个杂志被拒了也能马上找出第二个杂志投稿)。当然,这一切是基于你对自己文章水平的判断,多看文献是王道会培养你对文章质量评价的能力

此外,对剩下的杂志还应该有一些排除条件或者一票否决条件,比如Clarivate Analytics上被镇压或者警告的杂志,或者是灌水可能性很高的杂志,或者一些自引率过高的杂志,此外本人也不是很喜欢中国人投稿比例过高的杂志,也不喜欢一审过久的杂志(3个月以上之类的)。最后通过Web fo Science的引文报告计算实时影响因子(尤其是上半年投稿的文章),如果符合你的要求,那就大胆地投出去吧。

02

编辑和审稿人的选择

如果杂志网站投稿的时候可以不需要选择编辑,那么建议不要选择,留给杂志社让他分配合适的编辑。如果必须要选择编辑,请不要随意选择,先把可选编辑看一遍,如果可选项很多,那么可以限制条件(比如编辑为中国人,或者副主编及以上成员)。之后去Pubmed上查找下编辑的文章,去掉非该领域和该领域大拿的编辑,选择和文章研究方向和那么点交集的编辑。然后看下编辑的文章,每年稳定发10分以上的编辑建议不要选择,最终剩下的编辑是偶尔大文章,经常发文IF在3-8左右或者和投稿杂志IF相当的编辑。理由就不赘述了,讲个故事大家意会下:2年前小弟审过一次稿,来自沙特,文章很一般,看完后写好意见建议杂志拒绝该文章,突然脑袋闪过这让我审稿的杂志IF也才0.7,马上改为修改后再决定(我们往往会用固有的科研思维来判断研究的好坏,容易忽略杂志的实际情况,编辑和审稿人也可能一样)

审稿人的选择和编辑一样,可不选就不要选择,让编辑自己找。如果必须要给那么不要随便推荐。我的方法通常是把自己文章的的关键词拿出两个或者把关键词的概念泛化后检索,在最近1年内发过文章的通讯作者中找,结合文章质量,避免领域大拿和高分文章作者,同时考虑地区平衡美洲、欧洲、大洋洲、亚洲其他地区以及中国各找一个。这样子找出来的审稿人是比较关注研究热点,同时和你的研究方向有交集,对你的文章很有可能感兴趣愿意接受审稿的。

其实“感兴趣”对于编辑和审稿人是很重要的,感兴趣的前提是他要有点了解你研究方向的内容,但同时没有完全掌握该研究方向的前沿。通俗点讲就是懂那么点但是又不是很懂。这也就是我选择编辑和审稿人的主要逻辑。当然,如果你是想让自己的文章经过“战火的洗礼”,那么选择领域里的执牛耳来审稿或者选择大拿作为编辑就很符合要求了,这对文章质量的提高是绝对有帮助的,但同时也可能对文章的拒绝也很有“帮助”。

我的4篇文章,2位编辑是中国人,其余2位是杂志主编。曾经因为理解不了编辑回复过来的意见发邮件给他,编辑(中国人)直接回复打这个电话138xxxx8888,无比紧张地拨过去,编辑第一句话:你这个文章我还是很感兴趣的,就是巴拉巴拉讲了一大堆,挂完电话那个高兴啊。浙大校庆期间,研究生会在微博上和南大,武大以及上海交大的研究生会你侬我侬的,给我找编辑和审稿人提供了不少灵感(个中缘由只可意会也)。

第3篇文章投了FASEB J,编辑直接选择了主编。一开始,师兄推荐过这个杂志,自己也留意了下,就放在Excle里面了。直到有一天,我收到一个审稿邀请的邮件,一看是FASEB J的主编发来的,我审完后一个感觉:这么差的文章主编自己手上没拒就发来了,难道这杂志这主编这么…于是,我后面把自己的文章投给了这个杂志也选择了这个主编,然后就是过程很坎坷,结果很美好。

03

如何回复审稿人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