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发表 >

中国何时能有世界闻名科技期刊―高校科技―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

时间:2019-03-29 15:27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我国科技期刊数量多而不强,学术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偏弱——

中国何时能有世界闻名科技期刊

  在过去100年中,80%以上的世界科技创新成果首先发表在科技期刊上。科技期刊是全球科技人员公开发表科技成果的信息平台,也是一个国家在国际科学界争取话语权、维护知识产权和信息安全的重要阵地与平台,是科技前沿成果首发权的重要证明。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拥有5052种科技期刊,已进入了世界科技期刊数量大国行列,但与科技强国相比,我国科技期刊数量多而不强,学术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偏弱,资源整合能力和融合发展能力不强,缺少世界闻名的科技期刊。

  如何提升我国科技期刊质量,吸引全球的优秀科技成果在我国首发,并为我国所用?日前,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新闻出版署共同主办,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湖北省新闻出版局等单位联合承办的第十四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在湖北武汉举办,多位专家为我国的科技期刊发展开言纳谏。

  缺少世界一流科技期刊

  据最新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18)》统计,截至2017年我国共有科技期刊5052种,其中约90%诞生于近40年。其中,基础科学类期刊有1559种,占总数的30.84%,应用技术类期刊有2297种,占总数的45.47%,医药卫生类期刊有1196种,占总数的23.67%。

  “科技期刊自问世以来就是展示创新成果、推动学术交流、传播科学文化、传承科技进步的重要平台,既是记载科学发现与激发创新思想的主要载体,也是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更是科技强国的重要支撑。”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宋军表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学术影响力上已有部分优秀期刊进入世界先进阵列。根据2017年知名智能信息服务提供商科睿唯安《期刊引证报告》,已有《光:科学与应用》《真菌多样性》《石油勘探与开发》《中国物理C》等期刊的排名进入或接近所在学科前5%,是为数不多的具有国际较高影响力的科技期刊先锋。

  尽管已是科技期刊大国,也有少量刊物在国际上崭露头角,“但与科技强国和世界一流期刊相比,我国科技期刊数量多而不强,学术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偏弱,资源整合能力和融合发展能力不强,缺少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宋军说。

  据美国著名的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统计,全球科技期刊现在共有4.2万种,美国占了20.4%,而我国仅占7.9%。根据科睿唯安所发布的2017年《期刊引证报告》,我国进入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的各学科最具影响力Q1区的期刊近年来增长速度很快,已经达到了46种,但这也仅占该区总量的2.1%,而美国则占了46.8%,一共有1050多种。

  在中国药理学会原理事长、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院副院长杜冠华研究员看来,论文量大质低、资源集结困难、品牌缺乏号召力、传播渠道平台少是目前大部分科技期刊所共同面临的问题。“这不能适应我国科学研究活动大幅提升能力、建成世界主要科技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创新需要,不能适应一流科技人员在国内发表一流论文的学术需要,也不能适应学术出版行业形成品牌、占领主导地位、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发展需要。”

  好论文“肥水外流”严重

  中国不是没有好论文,但“肥水外流”严重。来自中国科协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国内科技期刊发文总量109.7万篇,在国际科技期刊发文总量约23.3万篇;到2017年,在国内科技期刊发文总量不到103万篇,但在国际期刊上发文总量已超过35万篇,且国际发文量和总被引频次均已位居世界第二。在物理学、化学、生物与生物化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等领域近10年世界最高被引前50名论文中,我国作者的论文基本上都是发表在国外期刊上的。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科研评价“重洋轻中”的导向作用。也就是说,在科研机构对科研人员的绩效、职称、资助、奖励等考核评定过程中,“论文至上包打天下”,在考核评价中主要看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期刊文章,对国内优秀期刊认可度不高。这“导致一些科技工作者为发论文而写论文,一些期刊为提高影响因子而做影响因子”。而在科研评价这个指挥棒上所形成的对国际数据和期刊的依赖性,直接导致中国优秀论文争相到国外期刊发表,中国的科研成果无偿由国外编辑评判,创新成果最先在国外期刊首发。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