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发表 >

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名单公布南通两人入选

时间:2018-12-09 07:35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原标题: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名单公布 南通两人入选

  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发出通知,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我市的宋卫香、任乃贵入选。至此,我市已有7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宋卫香是国家级非遗海门山歌代表性传承人,目前任海门山歌艺术剧院院长,国家一级演员。任乃贵是国家级非遗跳马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曾任如东丰利镇文化站站长。此前5位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分别为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吴元新、王振兴,南通板鹞风筝制作技艺郭承毅,南通仿真绣金蕾蕾,梅庵派古琴艺术王永昌。

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名单公布南通两人入选

  宋卫香,1967年出生,海门山歌艺术剧院院长、国家一级演员。

  多次参加全国性艺术赛事,把海门山歌唱到了大江南北。在舞台实践的同时,她还重视对海门山歌的理论研究,撰写发表了《海门山歌的艺术特色》等论文。

  小科普:海门山歌

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名单公布南通两人入选

  早在明代《嘉靖海门县志》中,就有海门山歌的记载,然而,至明末清初,海门土地大部被江水吞没,只能裁县为乡。古代的海门山歌我们现在只能从流行于海门北部和启东吕四一带的通东民歌中找到踪影。

  清代雍正、乾隆年间起,长江口北侧重新涨出大片沙洲,海门土地失而复得,一批又一批的崇明人北上围垦并定居,他们带来了江南的语言和习俗,也带来了江南的山歌,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与当地风土人情,自然环境相融,形成了吴歌在江北的重要分支——海门山歌。

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名单公布南通两人入选

  任乃贵,1950年出生,曾任丰利镇文化站站长。1984年搜集、整理的民舞《跳马伕》参加省民舞调演,担任《跳马伕》领舞。2000年执导的《跳马伕》入选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展演。2010年,他的“马伕队”在首届中国农民艺术节上获得了最高表演奖“金穗奖”。

  小科普:跳马伕

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名单公布南通两人入选

  “跳马伕”原为迎神赛会中祭神舞,主要流传在如东县,其中尤以丰利、掘港、潮桥、栟茶为盛。舞者扮成马伕,口衔银针,形似都天王爷的战马,身佩马铃,行街时铃声叮当,充满尚武精神,洋溢着战斗气氛。模拟传说中众将士身配马铃吓退敌人的场面。由此可见,“跳马伕”是劳动人民以民间传说为依据,以祭祀都天王爷为愿望,在迎神赛会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民间舞蹈。(张君怡)

(责编:黄竹岩、张鑫)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