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新闻客户端5月23日消息 金华日报社东阳分社记者 张益晓 通讯员 卢旻筱 斯航峰
大眼睛,长头发,课堂外诚诚恳恳,课堂上妙语连珠。从教12年的陈敏珺,是学生心中温婉的语文老师,更是同事眼中的“课题达人”。迄今为止,她参与研究了9个课题,均作为负责人或第一第二执笔人参与,成绩亮眼。
众所周知,课题研究是推动教师成长的“加速器”,但因为其难度高、耗时长,使不少教师感到发怵,乃至退却或放弃。“吴宁二校良好的教科研氛围滋养了我,让我得到了快速成长。”她由衷地说,感谢吴宁二校这片沃土。据悉,她共有8个课题获地市级奖项。
上周,记者在采访中得知,像陈敏珺这样的“课题达人”,在吴宁二校还有好几个。据统计,自2015年以来,该校立项课题达30个,其中省级重点课题1个、规划课题 3个,金华市级重点课题2个,规划课题15个。
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省教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省政府二等奖……这些沉甸甸的“金字招牌”,是对该校教科研成果斐然的最好佐证。对一个县级市小学来说,这样的成绩可以用“了不起”来形容。
“高大上”的教科研成果,是怎么取得的?这成了本次东阳教育报道组成员特别感兴趣的一个话题。
东阳教育报道组在吴宁二校开展活动
挖大“池塘”,人人都来做课题
“教学即研究,通过课题研究,让教师得到磨练和提升,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能力,最终让教师和学生都受益。”楼美刚在成为吴宁二校校长之初,就主张“人人做课题”,但她在具体实践中发现,教师不知道该如何去做课题,“于是,我们先着手把教科研这口‘池塘’挖大”。
建立课题资源库是第一招,如此既可以让缺少想法的教师找到做课题的灵感,也可以有效避免新教师“走弯路”;建课题资源人才库是第二招,该校让新校教师参与到课题研究中,主要负责资料的收集等,在老教师的带领下摸清门道。
上周,陈敏珺亮相“浙中好课”,其展示的《天净沙•秋思》一课特色浓郁,获得了与会人员的点赞。记者得知,2013年以来,陈敏珺开始独立承担课题研究,尤其是在中国古典诗词上下足了功夫,其《基于虚实一体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路径的研究》《基于阅读教学的小学高段古诗词创作的教学策略研究》等课题研究颇具内涵。
教研也促进了教学,通过多年努力,陈敏珺的语文课堂逐渐形成“诗意•丰厚•扎实”的教学特色。她不仅自己创作了很多古诗词,还一步步带领学生创作古诗词,深受学生的喜爱。
养好“鱼苗”,从“实战”中获得成长
“池塘”挖大了,如何养好“鱼苗”呢?对此,吴宁二校也形成了一套好的做法。“‘大鱼’带动‘小鱼’,‘小鱼’助力‘大鱼’。”楼美刚表示,学校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作用,让经验丰富、业务精湛的教师,手把手指导新入校教师课题研究,从“实战”中获得成长。
除了做好主课题外,该校还十分强调子课题的研究质量。据悉,子课题都由学校教研组长、学科负责人或骨干教师承担,其余课题由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承担。考虑到外出支教、生养二孩等情况,该校未雨绸缪,提前做好规划,如申报2017年度课题时,学校就备好了“鱼苗”,拟定2018年度课题申报的对象,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二孩政策开放后会出现意料不到的情况,一个课题做得好好的,相关负责人突然生孩子去了,孩子是出来了,课题却‘难产’了。”该校教科研负责人蒋兴阳幽默地说,“为此学校在主要课题的研究上,均安排了两位老师一起合作。”
吴凯茜就是其中的一名受益者,这位从教仅4年的新教师,在论文、课例、微课等方面多次斩获国家级和省、市级大奖。去年,由她执笔的课题《基于茶艺美学特征的少儿茶艺教育实践研究》在省立项,被金华列为精品课题。
“很惊喜,很感动,一次次的修改让我受益匪浅,感谢学校有这么强大的科研团队。”她说,茶艺课程是切实在做,写出来的东西也是真实的,幸福满满。
生态循环,促教研力量越来越强
Hub解封,“开放知识”有多远?
埃尔巴金(Alexandra Elbakya)发文的9月5日,也是Sci-Hub网站成立的十周年纪念。埃尔巴金还表示,...(240)人阅读时间:2021-09-13六人竞赛抢答器的电路设计详细论文资料
六人竞赛抢答器的电路设计详细论文资料免费下载,电子发烧友网站提供各种电子电路,电路图...(251)人阅读时间:2021-09-13代写高校教学论文与科研关系的浅析
论文关键词:非研究型大学 教学 科研 论文摘要:针对高校,主要指非研究型大学的过度重科...(232)人阅读时间:2021-09-13怎样找到专业代写发表教学论文的机构
教学论文就是讨论和研究有关教学问题的文章,发表教学论文也是教师评职称的必要条件。在...(213)人阅读时间:2021-09-13找人代写数学教学论文(成功经验)
由于很多数学老师忙于平时的生活和工作,没有时间完成论文写作,找人代写论文变成了很好...(246)人阅读时间:2021-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