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18篇论文掺了多少水分和浮躁
评论员徐汉雄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有学者的11篇论文因学术不端行为被学术期刊网站撤稿。该院回应,相关研究生已于去年被撤销博士学位,其导师也停止了招收研究生的资格。(据10月22日《北京青年报》)
这11篇材料学领域的学术论文主要发表于2014年至2016年之间,据报道,涉事人员五年博士期间,共发表SCI论文18篇,其导师在接到举报后进行核查发现,该生存在自我抄袭、图片重复利用、编造实验结果等问题,校方已对此做出了处理。
学术不端历来是科研的大忌,而学术论文被海外撤稿,不仅让相关学者难堪,也事关国家科研的荣誉与尊严。去年曾发生一起国内学者被大规模撤稿事件:《肿瘤生物学》2012年至2016年发表的来自中国的107篇文章,被认为涉嫌同行评审造假而被“下架”,创下了正规学术期刊单次撤稿数量之最,震惊了学术界,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纵观这类学术不端行为,多与投机取巧有关。清华大学的这名博士,所谓的自我抄袭、图片重复利用,就是这种情况,将本是一篇论文的内容,拆分成几篇,通过注水来提高论文数量。而同行评审造假,则是让不合格的论文以蒙混过关的方式发表。
近年来,中国科研实力大幅提升,论文发表总数位列全球第二,不得不说,个别造假行为,如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学术不端的背后是浮躁,论文造假的背后是急功近利与沽名钓誉。由于论文与职称评定、立功受奖、科研排名、学科等级等众多实际利益捆绑在一起,一些人无所不用其极。清华大学的这名博士,五年发表18篇SCI论文,这是什么概念?在世界著名刊物发表一篇重要文章,有人称,于某一学科而言,其意义不亚于在国际体育比赛中取得一块金牌。懂行的网友直言,读博期间能发表两到三篇SCI论文就不错了,一年能发表两篇的,就是顶级人才,凤毛麟角。
当然,从注水与投机的角度,发SCI论文或不难,做出好的工作才是难。五年发表18篇SCI论文,果然是纸包不住造假之火,最终还是露馅了。而曾经刊发中国学者造假论文的《肿瘤生物学》期刊,被科学引文索引(SCI)除名,学术不端可谓害己又害人。
防止论文造假,既要靠个人自律,端正学术态度,也要改革考评机制,从源头上减少论文造假的利益驱动与政绩冲动,同时加大惩处力度,让造假者付出更大代价。只有形成强大的震慑力,才能让造假者三思而行。
(责编:谷妍、邓楠)
Hub解封,“开放知识”有多远?
埃尔巴金(Alexandra Elbakya)发文的9月5日,也是Sci-Hub网站成立的十周年纪念。埃尔巴金还表示,...(240)人阅读时间:2021-09-13六人竞赛抢答器的电路设计详细论文资料
六人竞赛抢答器的电路设计详细论文资料免费下载,电子发烧友网站提供各种电子电路,电路图...(251)人阅读时间:2021-09-13代写高校教学论文与科研关系的浅析
论文关键词:非研究型大学 教学 科研 论文摘要:针对高校,主要指非研究型大学的过度重科...(232)人阅读时间:2021-09-13怎样找到专业代写发表教学论文的机构
教学论文就是讨论和研究有关教学问题的文章,发表教学论文也是教师评职称的必要条件。在...(213)人阅读时间:2021-09-13找人代写数学教学论文(成功经验)
由于很多数学老师忙于平时的生活和工作,没有时间完成论文写作,找人代写论文变成了很好...(246)人阅读时间:2021-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