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发表 >

山东举行解读《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发布会

时间:2018-11-20 17:22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原标题: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4月23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山东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于富华,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调研员钟建军出席发布会,解读《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有关内容,并回答记者提问。

  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山东省政府新闻发言人魏长民: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欢迎参加山东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近日,省委办公厅、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鲁办发〔2018〕1号),对山东省职称制度进行30年来首次全面性、系统性改革,明确了未来一段时期内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总要求和“路线图”,推出25项具有高“含金量”的改革措施,对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畅通专业技术人才发展通道、鼓励创业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今天,我们邀请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于富华先生,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调研员钟建军先生,解读文件有关内容,并回答记者提问。

  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有中央驻鲁新闻单位、香港新闻媒体驻鲁分支机构,省直及济南市主要新闻单位的记者朋友。

  首先,请于富华厅长介绍相关情况。

  山东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于富华: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

  大家上午好!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主要是通报山东省最新出台的《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有关情况。多年来,新闻界的朋友们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对人社工作做了大量客观、真实、精彩的报道,有力地宣传了人社领域的重点工作、重大改革、重要政策,为促进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独特优势。借此机会,我代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向新闻界的各位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一、出台《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背景

  职称是专业技术人才学术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的主要标志,是职业发展的重要阶梯。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省把改革完善职称制度作为优化人才评价的重要举措,全面做好“加减乘除”四种算法,有效提升了职称工作科学化水平,打造了全国职称制度的改革“试验田”和政策“发源地”,职称制度在团结凝聚专业技术人才,激励专业技术人才干事创业,提升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素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好“除法”,就是破除唯学历、唯论文倾向,坚决消除人才评价“一刀切”现象,先后修改完善了中小学、中职、技工院校等行业的职称评价标准,并明确职称外语和计算机不再作为职称评审的必要条件,提高了职称制度的科学化水平。做好“减法”,就是推进简政放权,向高校、科研院所、地方下放职称评审权,并将自主评价办法向人才改革试验区拓展,增强了用人主体的人才评价自主权。做好“加法”,就是坚持放管结合、转变职能,全面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督管理,制定科学有效的监管规则、流程和标准,全面推行阳光评审,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做好“乘法”,就是发挥职称制度对人才工作的倍增效应,服务于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培养,优化职称制度,打造了职称制度与其他人才工作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新格局。2016年人才统计显示,山东省有专业技术人才514万人,其中,正高级职称6.4万人,副高级职称41.1万人,中级职称165.3万人。许多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已成长为行业领军人物,入选了国家级、省级重大人才工程。

  虽然山东省深化职称制度改革走在了全国前列,但这项改革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特别是随着改革的全面推进,许多问题进一步显现,比如,人才评价中重资历、轻业绩,重论文、轻贡献,重数量、轻质量等问题,还或多或少地存在。为进一步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全面激发专业技术人才的创新活力,中央下发《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后,我们认真学习中央《意见》精神,广泛开展调查研究,认真梳理总结职称制度改革的经验做法,全面分析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扎实推进改革文件制定工作。2017年下半年,在认真起草改革文件、广泛征求意见后,我们先后将《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审议稿),提交山东省政府常务会议、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进行了全面审议。2018年1月3日,省委办公厅、山东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共分8部分25条,并确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二、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

  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群众关注度高,社会影响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