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发表 >

中专肄业生扮论文中介骗高知 涉案金额达20万

时间:2018-11-20 08:16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搜集数千页国内外各类学术期刊资料 请人建设虚假专业论文网站 涉案金额达20余万元

  几名中专没毕业的男子,居然能在网上帮别人“发表”论文,包括大学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在内,多人上当受骗,涉案金额达20万余元。昨天,北京晨报记者了解到,这个以“替人发表论文”为名的诈骗团伙,被昌平警方捣毁,团伙三名成员全部被抓,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行骗流程

  搜集国内外各类期刊资料

  请人建设

  虚假网站

  PS伪造各种证件、论文

  受害人

  主动上门

  向受害人出示各种假证件和假论文

  要求受害人先缴纳一半的论文发表费用作为订金

  一段时间后通知受害人论文已发表要求支付余款

  钱到手后将受害人拉黑

  为尽快毕业 律师找套钻

  王先生是某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正在攻读法学博士,需要在某著名期刊上发表论文。他告诉北京晨报记者,通过正规投稿渠道发表论文,需要花费较大精力写出高质量的论文,而且就算达到发表要求,可能也要排队,需要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

  “我希望能尽快把论文发表,取得毕业证。”为此,王先生通过在网上搜索,发现一名为“郑教授”的人声称能够代发论文,而且马上就可以发在指定期刊上,这让王先生大喜过望。于是,王先生开始通过QQ联系上了“郑教授”。

  “因为感觉整个流程都很正规,所以我没有多想。”王先生称,在交流过程中,对方很热情,回答他提问时也显得很专业,甚至还给他的论文提出不少修改意见,让他觉得对方无懈可击。“对方给我出示了公司的营业执照,曾经发表的论文截图,以及一些售后的好评。这些都让我深信不疑。”王先生称,“郑教授”自称和很多期刊的主编非常熟,“发稿就是一句话的事情。”此外,论文截图看上去也很真实,所以王先生并没到相关的网站查询发表的记录。“对方还说,这些论文都是经他安排发表的,只要好处费到位,就可以顺利发稿。”

  在谈妥具体事项后,王先生按照对方的要求,分两次给对方的账号打入了11000元作为发稿费用。“郑教授”称,很快就可以通过电话查询是否发稿。半个月后,王先生拨打电话查询,但电话一直无法接通。不仅如此,他发现“郑教授”的QQ已经将他拉黑,留下的两个公司电话,一个停机,另外一个也无法接听。王先生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他迅速报警求助。

  高校女教师 被骗没报警

  此前,某高校一名教师宋女士也因要发表论文被骗。她说,学校明文规定,申报职称必须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若干篇论文,但目前国内期刊的审稿期较长,恰好她手头有几篇论文亟待发表,迫于压力,她只好在百度上搜索期刊网站,找到了一家自称专门发表论文的网站发稿。在进行前期沟通后,宋女士和发稿中介达成协议,尽快发稿。没想到事情很快就办成了。宋女士与该家中介再次签订代理协议,对方承诺于今年3月份在另外两家核心期刊上刊登其两篇论文。在她转账5000元订金一周后,她收到两家期刊的《用稿通知书》,便以为自己的论文发表了。

  此后,宋女士通过网络查询,却发现自己的论文根本没有发表。但她再也联系不上所谓的论文中介了,“手机都是停机状态。”无奈之下,她辗转找到用稿期刊的电话核实,才知道连《用稿通知书》都是伪造的,自己的钱打了水漂。此后,宋女士上网查询发现,和她一样,因为评职称或者拿学位急于发表论文的受骗者很多,而且这家中介多次被网友举报。“这家中介依据期刊级别和发表时间,每篇论文收费从4000元至两三万元不等,和我一样被骗的至少有十几人。”但是,因为害怕影响自己的工作,宋女士没有选择报警。

  租别墅作案 郑教授露馅

  北京晨报记者了解到,在王先生被骗的前后几天内,共有5名受害者向北京警方报案,他们被相同的人以相似手法骗取了几千元至上万元不等的“发论文费”。很快,专案组的民警通过走访和调查,找到了这个专门用发论文作为诱饵进行诈骗的犯罪团伙。民警介绍说,嫌疑人共有3名,他们租下了昌平区的一幢三层别墅,用于作案。其中一人为组织者,其他两人为同犯。三人基本全天在别墅中,很少外出活动。

  通过前期部署,民警将嫌疑人一举控制,现场缴获用于作案的笔记本电脑三台、手机及银行卡若干。这名自称“郑教授”的男子王某看到民警后紧张不已,起先,他拒不承认自己有诈骗行为。他称,自己只是通过关系帮网友发论文。但当民警要求他出示曾成功发表过的论文时,他却支支吾吾地说不出具体的刊号。最终,他不得不承认自己是在“骗钱”。

  PS伪造证件 收钱就拉黑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