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发表
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过度负债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郭睿畅 施丽萍 李秦玉 徐烨辉 梅宇虹

【摘要】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网络消费信贷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得到广泛应用,开展大学生校园贷款业务的网贷平台风靡一时。但由于大学生自身不良的消费习惯,缺乏自我约束且金融知识的匮乏,以及行业监管力度的缺失,由此造成大学生过度负债的局面并引发了一系列恶性极端事件。本文将立足大学生消费行为习惯、消费心理以及网贷平台自身特点阐述大学生过度负债的成因及对策。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 过度负债 网络借贷平台

大学生过度负债问题形势严峻。近年来,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过度负债引起社会强烈关注。诸如某裸条贷款大肆传播、河南小伙郑德幸校园借贷无力偿还跳楼自杀的典型恶性极端事件屡屡发生,让广大人民群众一时间感到人心惶惶,打破了原有社会的安定。

由网贷导致大学生过度负债问题随即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教育部、银监会等部门先后出台文件力求解决问题、缓解矛盾,虽然地方政府积极响应,配合国家进行整顿,但这些以通知、征求意见为主要形式的文件没有一定的法律效力,无法弥补目前法律领域的空白,也无法做到有效约束网贷平台全盘停止校园贷款业务。大学生过度负债问题目前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一、影响大学生过度负债成因复杂

(一)网贷平台迅速发展,消费信贷恶性竞争为大学生过度负债提供沃土

由于银行向大学生发放信用卡坏账不断积累,因此央行几乎全盘禁止,银行逐步暂停该业务。但大学生旺盛的消费欲望和资金不足之间的矛盾依旧存在。市场的潜在需求和大学生互联网购物的群体特征为大学生网络消费信贷市场的出现埋下了伏笔。随着互联网消费信贷模式引入中国,电商平台、p2p网络借贷平台看准了大学生群体这一消费市场,相继推出校园借贷业务,以“花呗”、“京东白条”为代表的消费信贷产品和以分期乐、趣分期、优分期和爱学贷为代表的一批大学生网络分期购物平台逐渐成为大学生网络消费信贷的主要途径。

网络借贷平台扩张简便。2014年~2017年间网贷平台的数量形成了井喷式的增长,网贷平台的迅速发展为大学生校园借贷提供丰富的机会,大学生网络借贷平台得到广泛应用,为大学生过度负债提供沃土。

(二)网贷平台粗放式经营以及监管方面的缺失为不良网贷平台诱发大学生过度负债提供空间

目前针对大学生的网贷平台存在两个严重问题:第一,宣称无需任何手续费、当日放贷、无抵押、低利息、期限长等借款低门槛,对注册者身份审核非常宽松甚至形同虚设,可看出开展校园贷业务的网贷平台在风险控制方面明显不足。第二,作为并没有稳定收入的在校大学生,网贷平台在放贷之前未对其贷款资格进行严格审核。相关监管部门并未及时出台相关政策对校园贷身份审核方式以及第三方书面担保进行规范,一些不良网贷平台隐藏或模糊实际资费标准及逾期滞纳金、违约金等条款,导致年利息高达30%以上,对负债大学生造成巨大压力,利滚利陷入死循环,导致背上巨额债务并一步步迈入过度负债的深渊。

(三)大学生对自身以及网络借贷平台存在认知不深且错误认知的问题

部分大学生对网贷平台认知浅显,缺乏深入了解便通过网贷平台进行借贷来满足资金需求,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行为。另一个问题来自大学生的错误认知。首先他们误以为专门为他们制定的网贷产品利率肯定比民间利率低,而且还会对他们有所优惠。实际上如果后期出现资金缺口,无法及时弥补,便会形成利滚利恶性循环的局面,引发过度负债。其次,他们对未来盲目乐观,相信还款不是问题。但在大学生就业竞争压力大的背景下,未来可以还清高额贷款真的不是问题吗?最后,他们认为自己已成年,不好再伸手向父母要钱,所以当面临资金问题时,他们较少求助于父母或亲朋好友,而是通过信贷机构,网络借贷平台等进行借贷。另一方面,他们急于摆脱父母的监管,希望可以独立,包括财务上的独立。不愿让家长知晓资金的流通状况。所以在遇到困难时,他们宁愿选择自己承担,也不愿告诉家人。

(四)大学生过度负债多因事前未仔细阅读借贷条款,或事后未留意还款日期而导致的逾期还款

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之所以过度负债,首先是在签订贷款合同时没有注意所有费用项目及收费标准,同时放贷方也未如实告知,即对网贷合同一知半解,又因急需资金,而没有留意细节导致后期出现高额利息和手续费等。其次在还款时发现借贷金额超过自己的偿还能力,无法在到期之前筹到资金回款,或因为网贷公司擅自变更还款条件,并未履行告知并与贷款人协商的义务等导致目标人群产生逾期还款的情况。逾期产生的滞纳金等额外费用,更使得部分不能按时偿还的大学生无喘息的空间,迫使他们一步步走向过度负债的深渊。

(五)大学生基本金融知识匮乏且缺乏网络安全防范意识是过度负债成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