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发表
新时代大学生人生观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人生观是个体关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的根本看法,是引导个体行为选择的内在标尺,决定着人生道路的方向。大学生的人生观状况直接关系到他们能否成为肩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课题组针对大学生的人生观状况设计了调查问卷,并在浙江、江西、上海、湖北、海南、吉林、重庆、河南、北京、内蒙古、新疆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选取了36所具有代表性的院校,涵盖“双一流”、非“双一流”本科高校以及高职高专类院校,对大学生的人生观状况进行了较为深入和系统的调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此次调研采取线下填写纸质问卷与在线填写电子问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共回收有效问卷5879份,其中纸质有效问卷634份(在杭高校),在线有效问卷5245份(非在杭高校)。基于对回收的有效问卷的统计与回归分析,课题组深入分析了新时代大学生人生观总体状况,以期为加强改进高校人生观教育提供一定的实证数据支撑。

一、当前大学生人生观的总体样态

当前大学生人生观整体状况良好,理想信念坚定,崇尚奉献与集体主义价值观,能够正确认识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人生态度积极向上,对国家与个人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但大学生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社会上的消极人生观的影响,对此需要予以特别关注和思考。

1.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高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想信念是人生的“总开关”,如果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精神世界就会坍塌,人生追求就会迷失方向。调查数据显示(见),85.58%的大学生赞同“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进新征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深入人心,高达96.67%的大学生赞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此外,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制度保障”“中华民族一定能创造新的文化辉煌”等科学论断,选择“赞同”的比例分别为97.94%、98.03%、96.89%。对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是相统一的”理论观点,分别有97.69%和96.87%的大学生明确表示赞同。这些数据充分说明,新时代大学生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高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于我国目前已经取得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阶段性成果,98.58%的大学生认为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鲜明体现。新时代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中独特优势的理性认知,必将进一步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引导其更好地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之中。

表1

表1   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赞同情况 单位:%

    非常赞同   比较赞同   说不清楚   不大赞同   很不赞同  
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65.73   19.85   7.71   5.47   1.2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83.23   13.44   2.53   0.54   0.2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87.07   10.87   1.69   0.20   0.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制度保障   87.31   10.72   1.68   0.10   0.19  
中华民族一定能创造新的文化辉煌   84.98   11.91   2.65   0.31   0.15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   86.07   11.62   1.94   0.20   0.17  
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是相统一的   86.46   10.41   2.30   0.61   0.22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阶段性胜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鲜明体现   90.53   8.05   1.20   0.07   0.15  

新窗口打开| 下载CSV


2.人生价值选择向上向好,崇尚奉献与集体主义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