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考研教育 >

上海考生婉拒北大清华 报考哈工大航天方向专业引热议

时间:2020-03-30 17:06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原标题:上海一考生婉拒北大清华报考哈工大航天方向专业引起讨论 高分一定要选顶尖名校吗

  ■本报记者 龚洁芸

  比武亦姝考分更高的严一粟“婉拒顶尖名校上了哈工大”,近日成为高考招生中的一则新闻。这位在今年高考中获得618分的控江中学高三毕业生在填报志愿时,做出了不同寻常的选择——他婉拒了来自北大、清华的邀请,毅然报考哈尔滨工业大学英才学院的探测制导与控制专业(航天方向)。考了高分就一定要选最牛的名校吗?名校和专业之间,又该如何选择?严一粟的决定引人深思。

  高校都有自己的“专长”

  “清北复交”是众多考生的目标学府,但严一粟从高一开始,就树立了“学航天,非哈工大不去”的理想。这里面,有严一粟小时候观看神舟七号发射升空时的感触和这之后树立的远大志向,也有哈工大品牌专业的吸引力——哈工大英才学院每年从本科新生中选拔高分考生,每年招生不超过200人,采用本硕博贯通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全国培养航天顶尖人才的摇篮。“在我国航天系统中,哈工大毕业生是最多的,这坚定了我报考的决心。”严一粟说,他的标准只有一条——选择自己想学的专业和专业实力最强的高校。

  在哈工大上海招生组组长刘仁辉看来,这并不该成为“新闻”。今年在四川、黑龙江等省排名前两百名的学生中,有不少学生和严一粟一样,冲着航天专业,最终选择了哈工大。

  很多高校都有属于自己的“专长”,他们中的一些可能并不是“985、211”这些传统意义上的强校,但拥有不少A类学科,办学水平在全国范围内名列前茅,同样是不少优秀考生的首选。

  专业选择要结合兴趣与发展

  开学后,严一粟将进入哈工大颇负盛名的紫丁香学生微纳卫星团队,这是一个给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开放平台。严一粟能以大学生的身份参与卫星的研制和发射,这一切都是他梦寐以求的。他说:“高考分数只是决定了我选择大学的范围,而最终的选择,还是要听从内心。”和严一粟一样,2007年,崇明中学毕业生胡一鸣在高考志愿表上只填了一个志愿:南京大学天文系——从学校天文社团走出,这个“读不上南大天文系就复读”的执拗小伙子,选择了自己想要的未来。2016年2月11日,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宣布,LIGO发现了引力波,胡一鸣就是科研团队中的一员。如今的他,是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副教授,做着他从少年时期就喜爱的事情,如鱼得水。

  “我们也可以听到这样的例子:不少学生盲目追求所谓的名校,结果选了自己并不喜欢的专业。进入大学后才发现不适合,从而对学校不满意,对专业不满意,”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这样就影响到了自己的学业和职业发展,得不偿失。”

  应重视学生生涯规划教育

  高三学生往往会遇到这样的选择题:到底该选名气大综合排名靠前的学校,还是选专业排名更高的学校?

  上海政法学院招生办公室主任张军认为,高三毕业生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需要将主观和客观的因素有机结合、统筹考虑,即考虑以下基本原则:喜欢+适合+院校综合办学水平、学科专业综合实力+今后职业发展平台和前景。因为“只有考生自己适合的专业才能在之后的求学道路上将潜力和综合能力进一步发挥。”

  “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是一般原则,可以适度进行梯度填报志愿,但切忌‘分分计较’。”张军说,对学生而言,“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法则同样适用。在面临选择时,不要盲目为了追求进名校,而不惜放弃自己的特长和潜力。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熊丙奇说,在新高考的背景下,学校和家长应该重视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发展自我。这样,在高中毕业时就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大学专业以及未来职业。

  热点新闻:

  上海等28城调整公积金缴存基数 公积金提取手续简 化

  上海双胞胎姐妹中考成绩均超600分 数学满分各科 均衡

  上海地铁站务员阿姨引关注 凭借日语对话视频走红

  男子34起交通违法行为未处理 被记106分罚款6000 元

  16名驴友在仙居遭遇山洪 2人遇难其中一人来自上 海

  天气预报:

  申城今天多云 午后到夜里阴到多云有短时阵雨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