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考研教育 >

国防大学研究生院:一“坛”好课

时间:2020-03-24 20:16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一个扎根新疆的马兰军人,将向你讲述一个怎样的现代新疆。‘军争论坛’第7期,今晚7点,不见不散。”国防大学教学楼前一张活动海报,引起许多学员围观。

今年9月初,研究生院的非全日制军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同学们,集智原创了这档“军争论坛”。论坛首期开讲后,他们的学习日程表里从此多了一份特别备忘。

国防大学研究生院:一“坛”好课

▲ 活动现场

2个多月来,在各方支持努力下,论坛主题越讲越深、受众越聚越广、影响越来越大,已成为研究生院一张靓丽的学术交流名片。

瞄准后天,把握今天

强军之道,要在得人。作为军事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非全日制军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备受各级关注。全军各院校也对此进行了各种有益探索。

调整改革后,国防大学对2019级非全日制军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员采取集中统训培养。90名军硕学员,来自军委机关、战区机关和部队一线等全军数十个部门、二十几类岗位,具有参与重大军事行动多、岗位实践经验丰富、基层建设情况熟悉等优势,短板在于理论功底普遍薄弱、对其他军兵种或相关领域了解不多。

如何发挥优势、弥补不足,如何主动作为、创新超越?

群众总有智慧,聚合就是力量,平台孕育品牌。

召开学员骨干会,集体探讨论坛构想、选题计划及实施细节。“借助最好平台、发挥自身优势、调动多方资源、创立独特品牌”,一档“姓军为战、百家争鸣”的“军争论坛”应运而生——“军争”二字,名起《孙子兵法》“军争篇”:“军”代表军硕研究生身份,突出“姓军为战”,立起鲜明导向;“争”代表争论,以学员阐述观点为主,谈经历体会、讲制胜机理、论作战之道,倡导“百家争鸣”,引发深入思考。

国防大学研究生院:一“坛”好课

▲ 骨干会研究讨论

研究生就要立起研究生的姿态,军硕生就要展示军硕生的特色。

兼顾集中统训安排和关注热点话题,论坛第一季主要聚焦重要战略方向军事斗争准备、海外非战争军事行动、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等模块,先后安排“香港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海外非战争军事行动”“马兰军人眼中的新疆”等8个选题,由军硕学员队8个班级分别举办1期活动。

为充分调动学员积极性,论坛由学员全程自主组织。各班推选1名代表担任主讲人,班干部担任主持人,其他同志分别负责资料收集、提纲拟制、板报设计、课件制作、试讲彩排和开讲现场保障,摄影摄像、后期处理及稿件编发等工作。

从第一季8期活动反响来看,论坛达到了聚焦实战、锻炼学员、促进交流、推动教学、启迪思考的预期。正如研究生院院长孙宝龙所言,“今天的军硕生,人人都是一本书、人人都有好故事、人人都能登讲台;后天的军硕生,必将是我军奋战世界一流的中坚力量。”

把握今天争取后天,既是“军争”的起点,也是“军争”的使命。

源于经历,成于担当

“坚决支持特区政府依法施政,不断壮大爱国爱港力量”“听了这堂课,我要告诉更多的身边人,现在的新疆很美很安全……”

各期论坛开讲后的积极反馈,源于选题的精当、经历的丰富和情怀的感染,也源于使命的传承、责任的担当和思维的启迪。

李亚南,南部战区某部参谋, 曾在驻港部队任职,先后参加香港回归周年庆典和各类演习、指挥演练及专项军事行动。他以主责战位优势、多年实践积淀、深邃问题思考,概括再现香港不堪回首的“昨天”,综合分析香港局势的“今天”,对建设香港的“明天”提出对策建议。

周国平,海军某舰舰长,曾率舰到访28个国家、34个港口,参与“和谐使命”、亚丁湾护航等多项海外非战争军事行动。他以作战支援舰艇视角,分享海军官兵的爱国情怀,展示大国海军的使命担当,凸显风景独好的自信豪迈。

国防大学研究生院:一“坛”好课

▲ “后天”军争论坛主讲人陈斌

8期论坛,期期精彩。每一个选题都直面关切,每一次讲述都深入浅出,每一轮问答都启迪久远。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