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考研教育 >

这个暑期,大学生志愿者们一直在路上

时间:2020-03-06 17:15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原标题:这个暑期,大学生志愿者们一直在路上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有这么一群大学生,在这个烈日炎炎的暑期,放弃了空调房、冰西瓜,选择了参与自己热爱的志愿者活动,让自己的内心更加丰盈。他们有的走进可可西里人迹罕至之地保护野生动物,有的深入偏僻乡间为留守儿童送上知识大餐,有的为救助流浪猫狗在户外大汗淋漓。

  在这个炎热的夏天,不怕累、不怕苦的志愿者们的身影,无异于沁人心脾的一阵清风。

这个暑期,大学生志愿者们一直在路上

  袁毅恒(右二)和志愿团队队员们在可可西里合影

  袁毅恒:踏上可可西里 成为一名志愿者

  “曾经我在一个纪录片里偶然看到了可可西里,里面介绍上世纪末,可可西里的生态平衡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土拨鼠泛滥成灾,非法盗猎者大量涌入,捕杀藏羚羊。我希望可以为这片土地做些什么。”高犇说。

  高犇,合肥人,是南京航天航空大学的一名大三学生。2017年,他发起成立南航爱在可可西里团队。接连两个暑假,他都走进可可西里为保护那里的生态环境做贡献,每次活动一般持续7天。而今年他的师弟袁毅恒接下了这个接力棒。

  袁毅恒,今年大二,今年是他第二次参加学校组织的爱在可可西里志愿活动,并担任团队副队长。“当初参加志愿活动,仅仅是为了完成实践活动。”袁毅恒说,自己也没有想到会爱上可可西里那片土地和那里朴实的人们。

  “志愿活动的初衷一开始是为了保护藏羚羊不再被猎杀,后来则改为让更多人关注可可西里,守护这片净土。”袁毅恒介绍,每年志愿者们的基本任务包括:担任可可西里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展厅的讲解员、捡拾游客产生的垃圾、在高峰期维持来保护站参观的游客秩序。

  除了上述基本工作,袁毅恒骄傲地说,他们还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保护站解决了不少问题。“我们发现保护站的基础设施很差,没有加油工具,只能用嘴吸来加油。为此,团队专门研究了适合高原加油的微型油泵,可以方便快速地给汽车加油,收到了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工作人员的一致好评。此外,我们还为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展厅建立了一个微信公众号,并为保护站捐赠了一台无人机,以减轻工作人员的巡护压力。”

  很多人以为大学生做志愿活动,其实就是游山玩水,袁毅恒说,其实志愿活动很辛苦枯燥,还时常伴随着困难。“我每次刚去可可西里时都会有高原反应,时常头疼和低烧,往往好几天才能缓和。虽然高反不是太严重,但也会给志愿活动带来一定困难。”

  谈到志愿活动中最触及自己心灵的人们时,袁毅恒毫不犹豫地说,“那必须是保护站的工作人员们。他们有的放弃收入不菲的工作,有的大学一毕业就来到索站,有的16岁便开始这份工作。他们不计较个人得失,不在乎恶劣的环境、落后不全的基础设施,他们来到可可西里只是想保护这片净土。他们的精神让我感动并继续坚持着自己的志愿服务。”

这个暑期,大学生志愿者们一直在路上

  贺孟阳正在为孩子们上课

  贺孟阳:暑期支教在路上

  7月25日,安徽大学2017级哲学专业的贺孟阳同学刚刚结束他的第一次支教志愿活动。“马上就大三了,明年就要忙着考研或者实习了,我很珍惜自己支教的这次机会。”贺孟阳说。

  支教一直是贺孟阳想去做的一件事。今年暑假,他成功地参加到安徽大学省投爱心社组织的支教活动中,成为麦田守望者公益夏令营团队中的一员。

  说到这次的支教活动,贺梦阳表示并不轻松。超过预期的学生人数、不服管教的学生、因为小事而闹的别扭等等,让他感到“身心俱疲”,着实体会了一把当老师的辛苦。

  在阜阳颍上县十八里铺镇谢庄小学里,贺孟阳和他的队友们将一百多名学生按照年龄分成大中小班,教孩子们一些素质拓展课程,还有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当地家长们积极将孩子送到这来,也让队员们充满干劲。

  每天清晨五点半,贺孟阳就要蹬着三轮车去集市为队员们准备早餐。八点左右开始组织孩子们上课,中午还要组织孩子们午休,直到下午放学才有休息时间。“虽然孩子小,比较难管,但是我们还是很爱这群调皮的孩子们。”贺孟阳笑道。

  此次支教活动也让贺孟阳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更多关注。“我曾经去家访过四个家庭。这四个家庭中,有三个家庭只有爷爷奶奶在家,他们也不怎么管孩子。与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相比,留守儿童要更加调皮和难以管教。我希望社会大众都可以关注到这个特殊群体并力所能及地关爱他们。”

这个暑期,大学生志愿者们一直在路上

  张泽在李长云救助基地救助流浪动物

  张泽:为流浪小动物献出一份爱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