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考研教育 >

利弊解析:国内考研还是出国读研?

时间:2019-11-04 12:14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原标题:“考研还是留学?” | 利弊解析

  今日教育部颁布了《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告》预示着又是一年接近我国研究生考试的日子了。公告中表示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为2019年12月21日至12月22日,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3日进行。

  大学生在本科毕业后,有选择直接就业的,也有选择继续深造的。近些年来由于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较大,更多的毕业生倾向于选择了考研的道路。从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来看,2019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达到了史无前例的290万人,比2018年考研人数增加了52万人,增幅达到了21.8%,考研增加人数和增长率均为近年来最高。

利弊解析:国内考研还是出国读研?

  据统计显示,2019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834万人,也就是说,他们中的三成人以上都面临着考研的选择。尽管每年的招生计划并没有减少,但是对考生来说,竞争压力还是一年大似一年。

  学历的普遍提高,与就业压力两者之间形成了一个不断追赶的循环,考研的竞争力随着人数的增长也不断的加大,这也使得一部分同学把目光投在海外留学,选择出国留学这条道路来提升自己。国内考研与出国读研也一度成为学子关心的问题。

  国内考研还是出国读研,这两条不一样的道路上有什么不一样的风景呢?

  申请难度

  国内考研人数庞大,竞争激烈,研究生考试在每年的12月份统一进行笔试,次年3月份左右再由各学校组织进行面试,国内的研究生考试一般都是由政治+英语(必考)+数学(部分专业考)+专业课组成,需要少则几个月多则一年的备考时间,在复习过程中,有很多内容是需要你死记硬背的。笔试通过之后还有一轮复试,笔试成绩相对来说更加重要。国内考取985、211类学校难度系数较大。

  出国留学读研是以申请的方式,向学校递交相关材料。学校会综合GPA、雅思或托福成绩、GRE成绩、个人陈述、实习经历等综合评定后决定是否录取;每年可同时递交多所院校申请,因此成功的概率相对来说会高一些;

  出国读研在单纯的考试方面没有国内考研压力大,但由于需要GPA,学生要在平时的学习上严格要求自己,所以在准备周期要远远长于国内考研。

  读研时长

  国内研究生通常根据专硕和学硕的设置分为2~3年。

  国外读研的学制通常是1-2年,其中,英国等国家的学术体系一般为1年。美国研究生为学分制,30-60分,大部分1.5年。

  学费

  在国内读研,学术硕士一般是每年8千-2万元左右,专业硕士每个专业都不一样,5万到十几万不等。

  出国读研,不同国家和学校专业有不同标准,英国和美国的学费比较高,平均每年要10万-30万不等,但为吸引国际人才,一些学校会发放高额的奖学金。而且在法国、德国等部分欧洲国家,入读公立大学还是完全不收取学费的。

  生活费

  出国读研在住宿、饮食方面的花销国外读研要比国内多,具体数目要根据不同情况而定。这也是一大部分学生选择在国内考研的主要原因之一。

  培养方式

  国内研究生导师培训制度

  各校均以强化以科研为导向的导师责任制作为培养机制改革的总体原则之一,强调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以科研为基础,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中国研究生淘汰率很低,注重研究生入学考试。

  美国美国高校实行学分制

  学生可以自由挑选设置广泛的学分,学分可以积累、储存和转移,并在各学习领域、各高等院校和若干年内自由流通,由此促进各校在教学上的竞争。

  这种充分利用市场原则的模式,使得美国高等教育具有自己独特的优点,比如,适应性强,有高度的灵活性、开放性等。

  美国实行严格的研究生淘汰制,研究生入学率高,淘汰率也高,一般研究生院淘汰率在10%—15%,著名大学可达30%—40%。

  期末考试成绩仅占总分的一部分,平时的考查十分普遍,如学生课堂的口头报告表现、研讨课上的表现都要计算成绩。

  英国研究生教育的特色是宽进严出

  无论本国学生还是外国学生申请攻读研究生,只要具备本科学历并拥有学士学位,经大学有关部门审查,获得入得入学资格的机会是比较大的。学习方式可以是选读硕士学位课程,也可以是进行科研工作,考试合格,或提供论文,亦或两者兼有,皆可授予硕士学位。

  德国学徒式研究生培养模式

标签: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