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考研教育 >

综合性大学开设师范教育 会影响传统师范院校吗?

时间:2019-10-24 20:44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这些综合性大学为何抢着开设师范教育?

最近,江苏省内的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相继成立了师范类学院,综合性大学开启师范教育成为一种新趋势。而十多年前,高校其实曾经掀起一股“去师范化”的潮流。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48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仅有2所师范大学和3所综合性院校承担本科师范生培养工作;95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仅有8所师范大学和12所综合性院校承担本科师范生培养工作。

如今灵活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虽已经形成,但院校数量偏多、资源较分散、高水平大学参与不足,教师教育体系结构不尽合理。新形势下,师范教育的培养模式该怎么走?

高水平综合大学如何开展教师教育?

南京大学陶行知教师教育学院10月20日揭牌成立,首批计划招收20名教育硕士研究生。南京大学陶行知教育研究院院长王运来教授介绍,学院主要招收研究生,学制3年,首批学生将于明年秋季正式入学。

“我们招生是教育硕士学科教学领域,一个是学科教学的物理,一个是学科教学的英语,也就是招高中物理和高中英语的专业硕士研究生,初步计划是各招10个。”

去年,国家发文明确提出“支持高水平综合大学开展教师教育”。目前,江苏省内一些综合性大学已经对此开始了探索。近年来,一些中学名校在招聘新教师时,非“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不招。但当前师范教育中的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如师范生培养过程中如何实现跨学科、师范生和非师范生的界限壁垒如何打破等。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王运来介绍,南京大学采用了“大学—政府—高中”协作的培养模式。培养师资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本身的老师,二是学校物理、英语等基础学科各院系的老师,此外还有来自于江苏教育名师发展研究中心的师资力量。

“我们就想解决这个问题,把这个师范性和这个专业性、学术性打通,他既有很深厚的学科知识,又有很系统的教育学训练,加上我们的专业知识,教学能力,还有情怀,国家提倡的三个方面,我们去培养他,我们相信这种学生到了学校之后,肯定会大受欢迎。”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杨作东表示,综合性大学培养师范生,除了是教师教育学院的职责,也需要各专业学院的通力配合。因此,南信大创新实行了“共同培养、协同培育、三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共同培养,就是专业课仍然由相关学院来负责,我们主要教师教育的课程,比如说教师成长方面的一些内容,教师道德修养,教育学、心理学,还有教育实践、第二课堂等等。”

今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江苏录取的文科最高分考生刘方圆,就选择了该校新设立的教师教育学院。

“就是觉得老师是一个蛮神圣的职业。南信大综合实力还是很高的,师资力量也比较雄厚。”

《江苏省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到2035年,江苏省高中教师接受过研究生教育比例达到70%,初中教师接受过研究生教育比例达到50%。综合性大学具有多学科交融、课程体系丰富、学习内容选择面广等特点与优势,能够培养具有宽厚知识基础和综合文化底蕴的复合型人才,有利于吸引优质生源。而专业类的师范院校常年扎根于中小学师资的培养,在教学技能、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心理等方面的精细化探索上,已经形成的一系列成规模成体系的师范生的培养的模式和办法,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张鹏认为:

“两个层面的师范生培养其实都是社会所缺的,可以形成错位化的教学培养模式。综合类院校的师范生培养更加具有视野、广阔、能力全面的特点,而师范类高校的师范生培养可以往精细化、技能化和专业化领域生根一个更广、更全、一个更精、更细可以更加有效的提升我国师范生人才的培养质量。”

我国目前最缺少哪类师范类人才?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从师范人才的需求来看,当前的师范教育很显然还无法满足师范人才的需求。主要一方面是师范人才的结构问题,第二就是师范人才的质量问题。结构问题就是我们在培养师范人才的时候,针对中小学教育还有我们学院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构,现在社会对师范人才的培养结构这个需求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接轨。另外更主要的还是质量问题,虽然我们现在也有师范院校在培养师范人才,但是要提高我们整体的教育质量,我们需要提高师范人才培养的素养,才能够跟我们的学校输送更优秀的人才。所以我们现在是综合性院校来举办师范教育,主要是要提高整体师范培养质量的问题,满足学校对高水平师范人才的需要。”

综合性大学办师范,会对传统师范院校产生影响吗?

标签: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