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考研教育 >

离上市敲钟仅一步之遥,新东方在线、沪江为何放缓脚步?

时间:2019-10-09 14:30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2018年,内地企业赴港上市潮掀起,然而,距离通过上市聆讯已经过去两个月时间,新东方在线和沪江均迟迟没有挂牌,而在它们之后通过聆讯的卓越教育、银杏教育、中国科培教育也都纷纷完成敲钟。


此前,有传言称沪江原计划在本月(2019年1月)18日挂牌,但18日当天沪江并没有任何动作。有知情人士称,两家在线教育机构延缓挂牌时间的原因是当前阶段向机构投资者路演不太顺利,市场反应不如预期。


近期,新东方在线与沪江频频被“相提并论”,首先,业务比较相似;其次,都选择了港股,甚至连提交招股书、通过聆讯的日期也十分接近。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新东方在线和沪江在争夺“港股在线教育第一股”的道路上停下了脚步? 



自身业绩及市场环境致路演遇冷


在港股市场,证券发行前一般会进行“路演”,即证券发行商会针对机构投资者对股票进行推介,路演过程中,机构投资者们“是否买账”则影响着股票的发行量、发行价和发行时机。


目前,通过聆讯的新东方在线和沪江正处在路演这一阶段。法国巴黎银行亚太区中国投资银行董事朱泉星称,新东方在线此前已经开始路演寻找投资者,目前仍在尝试。此前,有传言称沪江原计划本月18日挂牌,但现实是依旧延迟。


“以前教育公司上市极少遇到这种情况。”有业内人士分析,路演遇冷和两家机构自身业绩及大环境有关。去年12月和今年1月,本来就不是太好的上市窗口期,境外投资者都在过圣诞节、休假,市场大环境不好确实是一个原因。另外,翻看两家公司财报可知,沪江连续三年亏损,新东方在线虽有盈利,但亮点并不多。


朱泉星告诉新京报记者,公司通过上市聆讯后,对于挂牌时间并没有明确的有效期,但是如果招股书上的数据资料太陈旧,则需要更新招股书,那就意味着需要重新聆讯。


此前的港股教育板块,以民办学历类尤其是民办高等教育集团居多。但是,从2018年起,港股开始出现“百花齐放”的状态, 7月,沪江与新东方在线一前一后提交了招股书,时间相隔仅仅半月;二者通过聆讯时间也都在11月,其间只相差三天。作为在线教育领域的“头部”企业,新东方在线和沪江没少被拿来“相提并论”, “谁能成为港股在线教育第一股”的讨论时常见诸报端。


朱泉星称,在线教育本来就是个比较“烧钱”的赛道,谁首先接触到资本市场、先拿到钱,谁就有可能“赢在起跑线”。“上市早晚是可能影响到在线教育格局的,领先上市半年,就有可能把后来者远远甩开。


业务相似,利润差距悬殊


从业务方面来看,新东方在线主要为学前儿童、中小学生、大学生等提供涵盖出国考试、国内考试、职业教育、英语学习、多种语言、K12教育等6大类课程服务。招股书显示,2018财年,新东方在线的付费学生人数为190万人,其中,大学教育的付费学生人数占59.7%,而K12教育的付费学生人数占比最少,为9.5%。


而沪江的业务主要有自有品牌课程业务(包括沪江网校等)和CCtalk平台业务两大部分。自有品牌课程包括大学生课程、英语及语言课程、K12课程等,与新东方在线业务相似度较高;CCtalk是2016年10月推出的在线教育工具和平台,包含语音教室、语音群聊等功能。据悉,CCtalk平台2017年起开始有营收,但只占极小部分。


招股书显示,2016财年、2017财年、2018财年,新东方在线总营收分别为3.342亿元人民币、4.462亿元人民币、6.505亿元人民币,同期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5960万元人民币、9220万元人民币、8200万元人民币,呈现轻微下滑态势。


在“烧钱”严重成为公众对在线教育行业的共同认知的情况下,相比起众多亏损惨重的在线教育机构,能够盈利的新东方在线显然已属“不易”。


相比新东方在线,沪江则没有那么幸运。单从营收来看,沪江2015年至2017年收益额分别为1.85亿元、3.4亿元、5.55亿元人民币,相同年份比对,这个成绩甚至优于新东方在线。但扣除一系列成本后,沪江则没有利润,而是连续严重亏损。


2015年至2017年,沪江分别亏损2.8亿元、4.2亿元、5.4亿元,2018年前5个月已亏损4.6亿元。同时,在2015年至2017年负债总额分别为10.1亿元、4.7亿元、8.5亿元,到2018年8月,沪江的负债总额再次突破10亿元大关,达11.48亿元。



盈亏数据差异来自“出身”差异


二者巨大的盈亏差异是怎么来的呢?


标签: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