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考研教育 >

让专业选择回归兴趣,山大全面推开零门槛转专业!

时间:2019-09-15 01:49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原标题:让专业选择回归兴趣,山大全面推开"零门槛"转专业!

5月29日,山东大学2019年春季转专业结果公示。2019年4月28日,《山东大学在校本科生转专业学习管理规定(修订)》(以下简称“规定”)经第5次校长办公会研究通过。《规定》明确,山大全日制在校大一、大二本科生,除以特殊招生形式录取、按照相关规定不能转入其他专业学习者,其他均可申请转专业。其中一年级转专业一般安排在每年5月进行,二年级安排在每年11月进行。修订后的《规定》放宽了转专业报名条件,取消了学校统一组织的资格考试。这种转专业模式被成为“零门槛”转专业。

事实上,早在今年年初,山大2017级学生中,已经有一批悄悄试水这种新的转专业模式,53名学生通过“零门槛”方式成功转入其他专业学习。这一次,政策正式在全校范围内推开。

◥5月18日,本报走进山大青岛校区,在机器人实验室,学生和家长正好奇地围着机器人NAO拍照。

“做出这个选择,是慎重考虑的结果”

5月29日,山东大学2019年春季转专业结果公示,基础医学院2018级临床医学专业(5+3)的潘煜东出现在名单上。他的一志愿录取专业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一天,他期待已久。

潘煜东来自山东日照,2018年高考以理科657分的高分被录取到山东大学临床医学(5+3)专业。这个令许多人艳羡的录取结果,对他而言却是个意外。“这不是我的志愿,是我爸妈的。”

潘煜东告诉记者,从查到录取结果的那一天起,他便绞尽脑汁地想转专业。他转专业的目标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17级秋季转专业政策公布的时候,我看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没说能不能接收医学生,心想坏了,可别不要医学生,就跑到计算机学院当面咨询了彭朝晖副院长。”

山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彭朝晖对潘煜东记忆很是深刻,彭朝晖告诉记者,潘煜东最早找到他时还没到大一学生转专业时间。“这个学生进学校时高考成绩就很好,考进来以后在本专业成绩也不错,排名在25%左右,并不是因为原专业学不下去才想转。”彭朝晖说,当时潘煜东跟他说自己很喜欢计算机专业。

彭朝晖告诉记者,潘煜东在转专业考试中表现十分优秀,“应该是挤时间去自学了编程”。“学习能力这么强的学生,正是我们想要的。”

潘煜东说,他的这次决定是征求了父母的同意的,“尽管他们不是特别情愿。”

得偿所愿的潘煜东告诉记者,眼下正在努力学习原专业课程,确保自己能够“善始善终”。同时,会尽量抽时间“补课”,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

山大本科生院院长刘传勇告诉记者,他们做过一个统计,山大每年转专业的学生人数不低于10%,“这中间应该有不少‘潘煜东’。”他说,这也是山大每年拿出大量名额来给学生二次选专业的原因,“让学生的专业选择回归兴趣,学自己感兴趣的专业。”

非热门专业成爆款

刘传勇告诉记者,山大这次一共拿出1000个计划用于2018级学生春季“零门槛”转专业,700多人报名,进入公示录取名单的,一共489人,其中一志愿451人,二志愿38人,“说明同学对转专业是有需求的。”

据了解,在实行“零门槛”转专业之前,山大对拟转专业学生的成绩是有排名要求的,“比如年级排名前10%可以免笔试直接进面试;前50%有资格报名参加转专业考试。”不仅如此,学校还会统一组织转专业笔试,理科专业考“数学+英语”,文科类专业考英语等。“零门槛”转专业政策实施后,学校不再限定转出学生排名,也不再组织全校统考。

“零门槛”转专业实施之后,有些结果在预料之中,有些结果又在意料之外。比如汉语言文学专业,虽然学科实力很强,但本身并不是热门专业,在这次“零门槛”转专业中却成了热门。

山大文学院党委副书记王萌告诉记者,文学院这次拿出了10个名额接收转专业学生,报名报了60多个,实际参加考试的有52人,是山大实施转专业以来报名人数最多的一次。“我们去年也是拿了10个名额出来,报名人数不到20个。”

王萌告诉记者,文学院这次“零门槛”转专业真正实现了“零门槛”,“我们没有限定申请转入学生的成绩排名。”即便如此,报名的学生还是非常优秀。

记者注意到,这次转入山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中,绝大多数来自文科类专业,另外也有来自理工科的专业,比如化学类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等。

网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专业火爆

标签: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