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考研教育 >

高考志愿怎么填?刘强东的这段话,说得很对

时间:2019-09-06 17:36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高考志愿怎么填?刘强东的这段话,说得很对

高考志愿怎么填?刘强东的这段话,说得很对

◆选择城市,很重要。

从上周末开始,各地高考陆续可以查分了。下面,最关键一步就是填志愿。俗话说,高考填好志愿,等于多考20分。至于怎么填好志愿,刘强东两年前在高中母校宿迁中学90周年校庆上的演讲,里面有一段话:

刘强东1992年高考,得分688,是江苏宿迁市的状元。从他当时填志愿的心态就能看出来,刘强东的确有过人的见识、魄力:

那一年我所有的志愿,我只报了两个城市,就是北京和上海,老实说对于我来讲,上什么学校不是最重要的,我一定要去中国最大的都市去上学,因为我坚信,在哪儿我可以站得更高,我可以看得更远,我才可以走得更远。

现在围绕刘强东本身的争议不小,但这段话却说出高考填报志愿的大道理(直到现在还被很多家长、学生忽略):选城市,更重要。

高考志愿怎么填?刘强东的这段话,说得很对

从刘强东的故事说起

刘强东出生在宿迁农村,一个叫来龙镇长安村的地方。在多年后的回忆里,他说到小时候生活有三条主线,第一条就是:穷。

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小学4年级前,一年只能吃一两次猪肉,平时主要吃玉米、红薯,其中,从11月开始就吃红薯一直吃到第二年5月,剩下半年主要吃玉米,在玉米还嫩的时候连玉米芯也吃掉。

但刘强东学习一直非常好,中考考上了江苏当时全省13所重点高中之一的宿迁中学。但他父亲没有履行先前的承诺,带他去上海。

一赌气,刘强东就穿上大裤头、两条筋汗衫,穿上拖鞋,离家出走,独自去旅游。

高考志愿怎么填?刘强东的这段话,说得很对

那是他第一次坐火车,先去徐州,再从徐州去省城南京。到了南京,他第一次感到城市的繁华。稀罕的是,到了后半夜,街边的路灯还亮着。要知道,四五年前,他在的来龙镇才通电,看着镇政府门口亮起的灯泡,他和同学们还在讨论,会不会烫手,能不能点烟,电从哪儿来……

城市里都是水泥路面,看不到农村的泥土。路过当时全江苏最高的37层金陵饭店,一个穷小子当然不能上去验证下村里传说的“旋转餐厅”,但他围着金陵饭店转了十几圈。

面对滚滚长江,他猛然发现自己先前的理想,不论是当村长或者买条比他父亲更大的船,是多么渺小可笑。他暗暗发誓:不要做井底之蛙,要跳出井口,一定要去北京或者上海上大学。

高考志愿怎么填?刘强东的这段话,说得很对

1980年代的金陵饭店和南京城

城市给予眼界

后面的事情,大家想必也知道了。刘强东当年的分数可以上包括清华、北大在内的全中国任何一个大学,但因为班主任当官能造福更多人的想法引导,他报了人大社会学系。

虽然没有上中国最好的大学,但并没有影响刘强东的成功。

大一时,他就靠着抄信封,每个6分钱,一个周末抄40000多个,一下就赚到2000多块钱。这可是在1990年代初的2000多块,要知道1992年全国职工平均月工资才226块,刘强东一个周末兼职的收入就差不多赶上一个上班族一年的收入。

这也让他从上大学后,再也没从家里要过一分钱。

从刘强东后来自己的分析,能看出其实是北京这座城市给了他这笔巨大的财富:

高考志愿怎么填?刘强东的这段话,说得很对

摘自刘强东:《我的创业史》

哪怕到今天,仍然有很多生意只能在北京做。因为,不同城市能给的眼界、资源是不同的。

大学给了一个人最低的成本去了解这个城市。现在,大陆绝大部分高校住宿费一年不超过2000块钱。也就是说,花费不超过2000块,就能在一线城市住上一年。这在走出校门后,几乎是不可想象的,现在哪怕你三四线城市住城中村的集体宿舍,一天也要几十块。

目前我们拥有290多不到300个城市(地级市、副省级城市、直辖市)。大中小城市能给人的环境、经历是不同的,学生时代需要的是更开阔的眼界。

你在北上广深每天都有新鲜的事情发生,大学四年你可能只是了解这个城市的1%。但你换一个四五线小城市,可能建成区就十多平方公里,城市主干道都屈指可数,你不到一年可能连每个小巷子有个什么馆子都一清二楚。

在一线城市和少数二线城市,你可以看到世界水准的美术展、商品展,而这在大部分城市是十分稀缺的。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