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考研教育 >

超半数企业业绩增长 教育行业真火还是虚火?

时间:2019-09-05 03:19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A股、港股和美股的教育企业近期密集发布了中期业绩报告。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受益于实质性政策利好,早教、职教、民办高教领域的企业业绩普遍上涨,皆由于相关培训和招生人数的增长,行业集中度提升,头部效应显现。而受制于系列监管政策,K12在线教育企业业绩承压,但刚需仍在。有分析指出,2019年,在教育观念和消费升级的背景下,行业各细分领域呈现出自身韧性,资本也将重新回归理性。

  职教利好政策最多

  进入2019年,教育行业进入政策频发期,背后的根源是教育产业化进程加速。汇丰银行分析师刘静指出,教育消费受经济周期波动影响较小,处于消费“食物链”的顶端。由于教育消费是刚需,在家庭消费支出中排位靠前,受经济波动影响较小。其次,品牌强的教育公司具有较强的定价权,具有持续提价的能力。教育实际具有“供给决定需求”的特征。再者,各细分领域渗透率都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即使生育率下降,依旧享受渗透率提升的红利。如早教的渗透率约12%,K12教培的参培率约50%,K12学校的民办化率约1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8%,渗透率具有较大提升空间。

  分领域来看,职业教育已成为仅次于K12教育的第二大细分市场,2017年市场规模约6000亿元,预计2020年将达到11620亿元。2019年以来,职教领域的重磅政策出台最多,《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等多项新规相继落地。

  北京劲松职业高级中学校长郭延锋表示,在国家一系列政策推动下,职业教育进入黄金发展期,人才市场存在刚性需求。在行业中担任重要角色的民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民办中、高等院校也有望在招生和校企合作等具体事项中受益。

  中公教育的中报显示,公司净利润4.93亿元,同比增长132.18%。主要由于在地方和基层招录的带动下,招录大环境回暖,培训人次显著增加。港股的职业技能培训企业东方教育,受益于行业的高景气度,2019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8.21亿元,同比增长26.6%;净利润3.12亿元,同比增长44.2%。“保就业的形势下,职教将是政策扶持力度最大的细分板块,”刘静表示。

  民办高教并购潮来临

  在民办高教领域,企业集中于港股,多数延续着外延并购逻辑。新高教集团2019年上半年主营收入5.01亿元,同比增长101.4%;归母净利润为2.01亿元,同比增长34%。新高教自2017年上市以来,已并购了5所院校,目前在全国7省区办学,旗下各所院校的在校生人数总计超过10万人。

  曾帮助上市企业对接收购标的的钱东(化名)告诉北京商报记者,高等教育是政策“相对宽松”的赛道,在扩招等政策释放的积极信号下,上市公司要规模要业绩,而民办院校要出路要未来,双方很容易一拍即合。民办高校并购浪潮已经来临,换句话说,有人就有钱,企业业绩的增长依赖于在校生人数增长和生均住宿费、学费。

  北京商报记者发现,7月时,国内民办高校并购史上最大的一笔交易发生在宇华教育,其发布公告称,拟收购山东英才学院举办者权益及90%股权,交易额达14.92亿元。不止在国内,2月时,宇华教育还斥资约2.19亿港元收购了超过4000余名学生的泰国斯坦福国际大学。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