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考研教育 >

用绿色理念领引山区...中国农村研究网

时间:2019-08-23 16:08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用绿色理念领引山区生态经济发展

作者:李 周  责任编辑:网络部  信息来源:《中国农村经济》2018年第1期  发布时间:2019-03-05  浏览次数: 417次

【摘 要】绿色发展是一个指向更简明、外延更丰富、民众更易懂的概念,也是一个以合乎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要求为基础,以清洁能源为动力,以资产绿化为保障,兼顾人类福祉与生态福祉的发展模式。绿色发展强调生态与环境也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追求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绿色化”和“生态化”。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的发展愿景和目标、发展战略和行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中国践行绿色发展的主动性显著增强,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绿色发展的新目标,并做出了推进绿色发展的新部署。本文分析了绿色发展的基本特征,阐述了中国选择绿色发展的主要缘由,重点探讨了中国山区如何进行绿色发展。主要论述了以下观点:在推进山区绿色发展过程中,市场的作用是培育功能互补互洽、综合平衡性好、自生能力强、产品竞争力强的绿色产业体系;政府的责任是编制绿色发展规划、规范产业配置,加大公共投资力度、优化发展环境,创新绿色发展体制、促进产业绿化,培育特色产业体系、缩小发展差距。

【关键词】绿色发展;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山区


中华文明崇尚自然,追求“天地与我为一,万物与我并生”,蕴涵着绿色发展的理念。近20年,随着国民对环境问题关注程度的提高,绿色发展已由一种理念提升为国家建设指导思想。绿色发展强调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追求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绿色化”和“生态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践行绿色发展的主动性显著增强,参与绿色发展的个人、家庭、企业、机构和组织越来越多,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森林覆盖率由2005年的18.2%1提高到2015年的21.7%2;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个区域的PM2.5平均浓度在2013~2016年间都下降了30%以上;全国酸雨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比例由20世纪90年代的30%下降到2016年的7.2%,污染程度有所下降;七大江河监测断面I~III类水体比例由2001年的29.5%增加到2016年的74.3%3;村庄环境治理使2亿农村人口受益。更重要的是,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全面启动,主体功能区制度逐步健全,资源总量管理制度趋于完整,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范围增大、主体增多和标准提高,绿色发展绩效评价和责任追究制度日益严谨。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退牧还草、生态补偿和绿色金融发展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由于对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以公路为主的运输结构的调整尚未完全到位,环境状况同国民期望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尤其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重污染天气频发,污染程度相当严重。此外,还存在制度短板和漏洞,以及法律法规体系的约束作用不强、政府有关管理部门的协同力度不大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发挥不够等问题。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绿色发展的新目标: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205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4。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也做出了推进绿色发展的新部署:构建绿色发展的法律体系、生产体系、消费体系、技术体系、金融体系、能源体系和生态体系,构建包括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在内的绿色发展机制,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和主体功能区配套制度,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还明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和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任务。随着这些工作的推进,农业产业布局和禁养区划定将更加合理,畜禽养殖污染和化肥农药污染的防治与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的管制会更加严格,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处置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会更加有效,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会更加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和农村生态宜居的水平会显著提高,环境治理滞后这个影响农村发展的短板将会逐步补齐。

绿色发展是中国的主动选择,也是当今世界很多国家的共同选择。

一、国际上为什么会提出绿色发展

(一)绿色经济概念的提出

标签: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