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考研教育 >

“31条惠台措施”实施满周年 厦门先行先试成效显著

时间:2019-08-19 12:14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在厦台胞点赞:发展越来越顺畅

惠台措施成效示意图。(海西晨报黄劲超制)

惠台措施成效示意图。(海西晨报黄劲超制)

  厦门网讯(海西晨报记者潘薇)2月27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台办发言人安峰山表示,“31条惠台措施”实施一年来,给台企在大陆投资兴业和台胞在大陆的发展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不仅提升了台胞在大陆各地学习、工作、生活的便利程度,也让台胞与大陆居民同等待遇在更大范围和更多领域得到了落实。一年来,台胞在大陆生活、工作的参与感越来越强,获得感和融入感也进一步提升,促进了两岸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大陆已经有包括25个省区市在内的72个地方,针对“31条惠台措施”,分别制定了具体的落实举措。近一年来,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有2000余家台企享受到高新技术企业等各类的税收优惠,有100多家台企获得工业转型升级、绿色制造、智能制造等专项资金的支持,有一批优秀台企中标了北京新机场、港珠澳大桥、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杭州城市名片灯光秀等政府采购项目,有800多名台胞考取了多个热门行业的资格,有100多名台胞获得各地“五一劳动奖章”“三八红旗手”“五四青年奖章”等各类荣誉称号。

  2018年,台生报考大陆高校的人数、台青来大陆就业的人数以及由大陆就业创业机构所提供服务的新增台企数量都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越来越多的台胞台企特别是台生、台青选择来大陆发展,实现人生理想。

  记者了解到,惠台31条发布以来,厦门率先响应,推出“60条惠台举措”,在经济交流合作、社会文化交流、台胞在厦学习实习、台胞在厦就业创业、居住生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厦门不断落实惠台措施,这得到广大台企台胞和社会各界的肯定。不少创业台商及台青纷纷点赞惠台措施,称在政策的支持下,他们的发展道路越来越顺畅。他们纷纷向晨报记者讲述了心中的感受与期待。台湾前民意代表曹原彰来厦门已经有14年,惠台措施推行力度之大让他十分感慨,他更希望厦门与金门、马祖之间的交流合作可以进一步加强;享受“人才红利”的台商李岳龙也得到了惠台措施的支持,创业成功。

  台湾前民意代表曹原彰:

  推动厦门与金门马祖交流合作

曹原彰图片。(海西晨报记者潘薇摄)

曹原彰图片。(海西晨报记者潘薇摄)

  “不知不觉,我在厦门已经生活了14年。我见证了厦门的变化与荣景。”曹原彰对厦门感情十分深厚。

  他告诉记者,去年“31条惠台措施”出台后,他的儿子曹舜就在第一时间来到厦门从事文创工作。曹原彰坦言,在各类惠台措施的支持下,他们在大陆的发展道路越来越顺利。

  随着两岸交流不断加深,厦门与金门、马祖的交流合作也不断加强。去年,已完成了福建与金门的通水。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的曹原彰十分感动,他希望接下来能够继续推动两地通桥、通气和通电。

  曹原彰认为,金门与马祖应趁此天时、地利、人和,主动积极配合,来大陆参访,推动两岸民生议题及观光活动。他也十分乐意在金门、马祖奔走呼喊,促进厦门与金门的交流合作。

  台湾博士、台商李岳龙:

  “人才红利”为企业注入竞争力

李岳龙。

李岳龙。

  作为专业的IT人才,李岳龙在1999年就开始创业。在大陆创业也经历不少波折,但如今,惠台措施对于台湾人才的鼓励让他有了更多发展的舞台。

  李岳龙曾获评福建省引才“百人计划”、厦门市“双百人才”、厦门市第二批台湾特聘专家等,获得了大陆的“人才红利”,他利用资源及资金支持继续打拼互联网事业。

  2013年,李岳龙在厦门创办云龙视界(厦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我进行科技项目的创业,需要充足的资金及人才支持,大陆的惠台措施十分鼓励人才发展,解决了不少问题,而且有各类的人才荣誉,更能让合作伙伴及客户认可我的项目。”

  如今,他的项目授权给不少厂商使用,提供技术支持,迎来了事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去年,李岳龙还申请了国家“千人计划”,虽然并没有最终获选,但是这仍给了他不少启发。“据我了解,现在大陆人才引进分为创新人才及创业人才,这些年创业者越来越多,我觉得可以适当增加创业人才的名额,鼓励更多台湾高层次人才来试水。”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