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考研教育 >

那些辞职的银行人,现在过得怎么样

时间:2019-08-04 13:33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从中国北部沿海城市到加拿大安大略省,13000多公里。

  从大学毕业进入银行到海外读研再创业,3000多个日夜。

  听大洋那头的可可用满带笑意的语气聊起她这一路的经历,不禁让人觉得,原来一个银行人的人生,也可以如此精彩。

  ——金融圈男神

  本期人物简介:

  可可(化名),2011年进入银行工作,先后在国有银行、农商、人民银行各岗位任职,16年裸辞出国深造、创业 。

  本期作者:Joanna

  策划

  往期回顾:第一期 第二期 第三期 第四期

  01

  两次差点成为一名公务员

  大四那年伊始,在身边的同学们陆续开始准备找工作亦或考研的时候,可可却开始了自己愉快的假期旅游计划。

  原本是陪同朋友一起备考公务员的她,却阴差阳错地通过了国考,笔试、面试、体能、体检、政审、公示,一切流程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之中。

  没想到在结束愉快假期,毕业后去报道的时候,却遇上了一个明里暗里想要“好处”的所谓领导。

  “当时我就想,反正这么容易就考上了,不去就不去呗。”

  手里还拿着好几个银行以及国企offer的可可,并不打算刚进入社会就妥协。

  在后来的公务员省考中,她又以笔试第一,并高出分数线20多分的优异成绩,进入了面试。

  “那时候面试分为两组,我这一组成绩全部都是六七十分左右,而另一组几乎全是九十多分的高分。结果出来,我的加权总分距离录取只差1分。”她笑着跟我描述了当时的场景。

  看来与成为一名公务员没有“缘分”,她于是放弃了“当官”的想法。

  在闺蜜的号召和怂恿下,她回到了家乡,这个中国东北美丽的海滨城市,成为了一名国有银行的小桂圆。

  02

  在郊区闪光的金子,是一块无奈的金子

  进入国有银行,首先便是一系列的新员工入职培训,进行银行业务基础学习以及令许多银行人谈之色变的技能培训。

  “培训的时候,五项技能一次性通过的新员工,我们那一批就只有两三个人,而我也在其中。”谈到那时候的光辉战绩,电话那头的可可还带有一丝兴奋。

  培训结束后要进行分配,看着身边的小伙伴们都开始各显神通,托关系的开始托关系,打点的开始打点(据说好的地区和岗位要价20万),可可的倔脾气又上来了,没找任何熟人,也没打点任何关系。

  不出意料的,她被分配到了偏远的郊区。

  在郊区支行当柜员的日子里,可可仍然是最出色的那一个,仅用几个月的时间,由于业绩出色,她就转岗成为了一名理财经理。

  除了优异地完成各项任务指标之外,她还积极参与着行里组织的各项活动,演讲比赛、歌唱比赛、书法比赛、写作比赛,获奖无数,她俨然成为这家银行的“明日之星”。

  但“明日之星”的视野并不局限在这郊区支行内,她希望能够回到市里的总行,去更广阔的天地施展自己的抱负。

  “国有银行你们应该也知道,一个萝卜一个坑,想去总行,想要提升,尤其在我们这样的二线城市,没有强大的社会关系很难,于是我就萌生了跳槽的想法。”

  碰巧,可可遇上当地的农商行刚刚成立,正在大量招聘国有银行的人才,她再一次凭借之前优秀的业绩以及优异的面试笔试成绩被录取了,开始了她3年多的农商行之路。

  03

  草根逆袭?不存在的!

  虽然有点曲线救国的意味,但可可终于得偿所愿地回到了市区的总行工作。高调做事的她又一次(我为什么要说又?)将分内的工作完成得漂漂亮亮。

  半年后,当地人行出于业务考虑,需要从各大商业银行之中借调一名优秀员工去人行工作,当时可可的领导让她去尝试一下。

  没错,在全市5000多名银行界候选人的PK中,可可叒被选上了。

  在短暂的一年半借调生涯里,可可的工作、生活是简单而快乐的。人行上至行长下至部门处室的领导,都对她的工作成果以及为人处世非常满意。乃至在借调期满,可可在人行工作时的部门领导,亲自带着人行的感谢信,送可可“衣锦还乡”,并建议银行对于这样优秀的人才要重点培养。

  “我的印象特别深刻,那封感谢信是装在一个密封的信封里的,我们银行的领导都没有拆开,就放在了书架的一角。过了好长时间,我偶尔去领导办公室,还看到它仍被完好无损地放在老地方,只不过已经积了点灰。这件事情就让我有点心寒。”可可苦笑地说道。

  后来有提拔机会的时候,领导会以不符合研究生学历等要求将可可的报名给打回去。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