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考研教育 >

第十七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颁奖:六大奖项致敬时代书写者

时间:2019-08-04 12:40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初夏凤城,文学的繁花盛放。5月25日下午,由南方都市报发起主办、顺德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和顺德区北滘镇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17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在顺德北滘文化中心音乐厅隆重举行。

 南都报系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陈文定向顺德区委宣传部和顺德区北滘镇人民政府赠送小金人 摄影:陈辉

 南都报系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陈文定向顺德区委宣传部和顺德区北滘镇人民政府赠送小金人 摄影:陈辉

  南都报系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陈文定,南方都市报副总编陶然,南方都市报编委王卫国,佛山市委常委、顺德区委书记郭文海,顺德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唐磊晶莅临盛典现场,诗人黄礼孩和文学评论家申霞艳担任典礼主持。自2013年起,华语文学传媒盛典永久落户顺德,成为顺德一年一度的文学节日。盛典伊始,南都报系党支副书记、南方都市报总经理陈文定向顺德区委宣传部和顺德区北滘镇人民政府赠送小金人,致谢顺德对华语文学传媒盛典及当代华语文学创作的鼎力支持。

  第17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由中国作协副主席、文学评论家阎晶明,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学评论家谢有顺,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诗人欧阳江河,广西作家协会主席、小说家东西以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秘书长刘炜茗担纲终审评委,经过充分、严谨、激烈的讨论,最终投票产生获奖结果。

李洱凭借长篇小说《应物兄》折桂2018“年度杰出作家” 摄影:陈辉

李洱凭借长篇小说《应物兄》折桂2018“年度杰出作家” 摄影:陈辉

  李洱凭借长篇小说《应物兄》折桂2018“年度杰出作家”。陈继明、陈东东、罗新、黄德海、班宇分别斩获“年度小说家”、“年度诗人”、“年度散文家”、“年度文学评论家”及“年度最具潜力新人”。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位著名作家、诗人、文学评论家共襄盛会,见证了六项大奖的颁发。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学评论家谢有顺代表终审评委发言时表示,华语文学传媒盛典已走过了17年。他还记得2003年第一届颁奖时,杰出作家获得者史铁生坐着轮椅来到广州,登台时,身边不约而同伸出许多双手,一起抬史铁生上台,那个场面至今印象深刻。

  谢有顺认为,在文学生态繁复冗杂的今天,让这样一个奖持续办下去,体现了南都的勇气和魄力,体现了办报人的理想,他对支持文学、宽容文学奖自由生长的领导和主办方有特殊的敬意。当下,文学的边界在不断扩大,但华语文学传媒盛典关注和表彰的仍旧是传统的纯文学。谢有顺说:“我相信,文学一直留在文学之内,尽管是狭窄的领地,只要持续挖掘就有它的意义。”

李洱发表获奖感言  摄影:陈辉

李洱发表获奖感言  摄影:陈辉

  李洱:从事写作30年,我还是个新手

  继《花腔》、《石榴树上结樱桃》之后,李洱磨砺十三年的厚重之作《应物兄》一经出版即引来评论界高度赞誉。这部八十万字的煌煌巨著,生动地刻画了当代学院知识分子的群像,话语交织、角色纷纭、引述广博,被誉为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小说创作。

  今年,李洱凭借《应物兄》斩获第17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的最高荣誉“年度杰出作家”。授奖辞称,《应物兄》“观物类情,观我通世。精细、丰盛、庞杂、移步换景的叙事景观中,庄严与戏谑混杂,风骨与媚世共存。空间来回折叠,语义不断增殖,精神灿烂出之纸上,又不断消散于嘴上阔论;但哪怕思想生活都成了笑谈和杂碎,有些气若游丝的精神遗存仍然迎风站立。”

  25日的颁奖典礼上,李洱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说:“从事写作已经三十年了,但我还是个新手。一个形容词,就能把我给难住。” 他透露,自2005年春开始的《应物兄》的写作过程异常艰难,若非朋友们的鼓励和催促,若非意识到作品最终应交与读者,自己真可能中途放弃。

  李洱说,我们所有人都置身于一个国家的伟大变革当中,每一个作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对此作出回应。“我倾向于把这个时代的写作,看成是一种义务劳动,看成是在为一种更成熟的写作铺路。我虽然不是语言上的本质主义者,但我确实相信,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可能都是在为一种更成熟的语言而努力。”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