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考研教育 >

2020国防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时间:2019-08-03 14:21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2020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

国防科技大学简介

古城长沙美丽的湘江之滨,坐落着一所闻名遐迩的高等学府——国防科技大学。这里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和国防自主创新的高地,更是有志于献身国家和军队建设的青年学子实现人生理想的知识殿堂。

国防科技大学是一所直属中央军委领导的军队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 工程”和“211 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学校的前身是 1953 年创建于哈尔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即著名的“哈军工”,陈赓大将任首任院长兼政治委员。军事工程学院创建时,毛泽东主席亲自为学院颁发《训词》、为院刊题写刊名“工学”。1978 年,南迁至长沙的学校在邓小平主席的直接关怀下改建为国防科技大学。江泽民主席先后两次亲临学校视察,为学校题写了“厚德博学、强军兴国”的校训,并发出了“为把国防科技大学建设成为具有我军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的号召。胡锦涛主席勉励学校要进一步增强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信心和勇气,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在若干重要领域掌握一批核心技术,为推进科技强军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习近平主席 2011 年 3 月、

2013 年 11 月两次视察学校,并于 2017 年 7 月向新调整组建的国防科技大学致训词:“国防科技大学是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和国防科技自主创新高地。要紧跟世界军事科技发展潮流,适应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要求,抓好通用专业人才和联合作战保障人才培养,加强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努力建设世界一流高等教育院校”。

学校一直是国家和军队重点建设的院校,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国家 156 项重点建设工程之一,是中共中央 1959

年确定的全国 20 所重点大学之一,是国务院首批批准有权授予硕士、博士学位的院校,是全国首批设立研究生院的 22 所高校之一,是首批进入国家“211 工程”建设计划的院校,是军队唯一进入国家“985 工程”建设行列的院校,也是军队唯一纳入国家“双一流”建设支持的院校。

学校下设文理学院、计算机学院、电子科学学院、前沿交叉学科学院、智能科学学院、系统工程学院、空天科学学院、国际关系学院(部署在南京)、信息通信学院(部署在武汉)、电子对抗学院(部署在合肥)、气象海洋学院、军事基础教育学院等研究生招生单位。学校现有学科点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军事学、 管理学 8 个学科门类,有 25 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33 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5 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5 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 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在最近一轮(2016 年)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学校 8 个学科进入全国前 5 名,11 个学科进入全国前 10 名,全部 17 个参评学科在军队院校同类学科中均排名第一。

学校拥有一支以两院院士、国内外知名专家为代表的高水平教员队伍。现有教学科研人员 4000 余人,博士生

导师 438 人,硕导 966 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 5 人、中国工程院院士 8 人,国家级教学团队 8 个,国家级创新

团队 11 个,入选国家、军队重大人才计划人选 500 余人次。学校已同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国外知名院校建立稳固的学术交流渠道,每年都选送一批优秀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赴国外高水平大学参 加学术交流、访学、联合培养和攻读学位。

学校担负着从事先进武器装备和国防关键技术研究的重要任务,有形成了以装备科研为主线,武器装备型号、 国防关键技术攻关、基础研究相衔接,自然科学、军事科学、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科研格局。在部分尖端领域创造了中国国防科技史上多项之最,取得了以巨型计算机、卫星导航系统关键设备、高超声速推进技术、激光陀螺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科研成果,为我国“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等重大工程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拥有先进的教学、科研实验条件和公共服务体系,有 3 个国家重点实验室、7 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4 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3 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 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2 个军队重点

实验室和一批整体水平跨入国内高校先进行列的公共教学实验室,主校区图书馆面积 47000 平方米,各类藏书 350 多万册,中外文印刷型期刊 5800 余种,在全军院校中率先实现了 SCI、EI、ISTP 三大系统的国际同步检索。校园网和园区网两套网络系统与国际互联网、国家教育科研网和全军军事训练信息网高速互连,为全校师生的学习、研究、交流提供了良好的信息渠道。学校具有良好的学术交流和文化氛围,文体设施齐全,研究生文体活动丰富多彩。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