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考研教育 >

2019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开考

时间:2019-07-28 15:31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昨日,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拉开帷幕。据悉,此次报名人数达到290万人,较上一年激增52万人,成为近十年增幅最大的一年。

  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考生选择考研的首要动机为就业压力大。为此,重庆晨报记者采访了一些应届考生及往届生,听听他们选择考研的不同动机及收获。

  超半数一流大学提高招生规模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290万人,较上一年激增52万人,增幅达到21.8%,成为近十年增幅最大的一年。具体到各省的报名人数,河南、江西、河北增幅较大,分别达到25.6%、24.8%、22.1%。

  专家分析,“双一流”建设启动后,高校发展进入新的竞争阶段,高水平大学在稳定甚至缩减本科培养规模的同时,均大幅扩大研究生教育。

  从一流大学公布的2019年招生计划看,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有28所高校大幅增加了招生计划。

  重庆大学在2017年招生数量大幅增加,达到5000人,比2016年增长1000人。2018年招生计划持平,在2019年研究生招生计划又增加了300人,达到5300人。

  有分析指出,2017年初,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目标之一是:到2020年,保持研究生培养规模适度增长,千人注册研究生数达到2人,在学研究生总规模达到290万人。这意味着,未来几年研究生扩招的趋势很可能还将持续下去。

  管理、法学、经济学专业最热门

  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834万人,较上一年增加14万人,高校毕业生数量近20年来一直呈增长趋势。高校毕业生规模的扩大,成为考研群体增加的重要推手。

  同时,2018年往届生占比达到45%,接近半数,非全日制招生纳入统考之后,往届生占比进一步扩大。

  调查显示,管理、法学、经济学类专业最热门,医学、法学、管理学类专业分数线上涨。

  从各学科招生情况看,教育学、工学、管理学在2017年大幅增加,分别达到5.4万人、25万人、11.6万人,较上一年增幅达到70%、27%、61%。工学占比依旧最高,比例达35%。

  虽然工学招生体量最大,但报名人数明显不如管理类、法学类、医学类专业,大量高校工学类专业出现报名人数低于计划数,甚至无人报考的局面。

  数据显示,报考热度最高的专业中,工商管理、法律(非法学)、会计、金融等专业在各高校中出现频率较高。可见考生在报考专业时,就业前景是多数考生考虑的首要因素。

  调查分析

  就业压力是考研的首要动机

  根据考研动机调查显示,考生在报考研究生时,首要动机为就业压力大,提高就业竞争力,占比36%;其次是继续深造,提高学术研究能力,占比21%;第三是为了获得学历、学位证书,占比17%。

  而在考研回报预期的调查上,对于读研之后是否可以达成预期目标,68%的考生认为有一定帮助,但不能保证实现,仅有31%的人认为可以实现预期目标。随着研究生报名人数的增长,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考生对于投入回报的预期变得理性。

  他的想法

  想去喜欢的城市,积攒更多人脉

  闫楷文是在一个三线城市读的本科,而到北京读书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因此,他将考研作为实现这个目标的阶梯。

  在很多人眼中,考上北京地区高校的研究生难度很高,但闫楷文觉得不试一试,谁也不知道结果。

  其实在小闫的眼里,学历并不是特别重要,但是一旦考上了硕士,是有相应的补贴的,可以在学校里住三年,来慢慢感受自己喜欢的城市,其实是一件很划算的事情。

  闫楷文说,读硕士三年下来,可以积攒更多的人脉,交际圈也扩大了,可以为自己的未来开辟更多的可能性。

  她的想法

  毕业找工作,还没勇气去应对

  刘玉是今年考研大军中的一员,她的考研理由是:还没有准备好,大学本科就要毕业了。

  匆匆大学四年,刘玉觉得转眼间就过去了。面对毕业找工作这件事情,她还没有应对它的勇气。

  看着身边的师兄师姐在找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刘玉就更加感到恐慌。“我觉得自己的能力还不够,想再拿出两三年的时间完善自己。”刘玉认为有了研究生学历以后,找工作的时候门槛或许会降低一些。

  他们的想法

  考上研究生,改变自己的未来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