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考研教育 >

2020考研:目标北上广?这九所211更容易考上!

时间:2019-07-17 12:50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很多小可爱再择校时候都比较中意北上广热门院校,但是这些高校都分数高且报考人数炒鸡多!那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推荐九所更容易考上的北上广211大学,希望对新手宝宝择校择专业能有所帮助~

创办于1958年,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211工程”建设大学之一。现有10个学院,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9个二级博士点,9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3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养)学科,1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有专任教师1083人,其中两院院士9人,正、副教授701余人。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个,省部级工程技术中心6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

特色专业:土木工程、光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社会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等。

在众多高校云集的北京,北京化工大学可以说是被掩埋在各大光环下的一匹黑马,学科实力强,尤其是工科类,学生就业也是不愁的。在北工大的话,主要的和强势的专业都是工科,大家的思维方式可能也比较单一吧。人文和经管学科在这里处于相对弱势。不过现在也不一定了,学校似乎也是在大力推进综合性大学的建设。

创办于1953年,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211工程”建设大学之一。现有9个学院,1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7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2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6个专业硕士点,12个国家重点学科。有教师1791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6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教授93人,副教授400人。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部委级重点实验室17个,部委级研究中心4个,博士后流动站14个。

强势学科:(一级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科学技术史。(二级学科)机械设计及理论、热能工程。

创办于1902年,教育部直属综合性重点大学,“211工程”建设大学之一。现有13个学院,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5个博士点,116个硕士点,3个专业硕士点,9个国家重点学科,12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有教师1180人,其中两院院士3名,具有高级职称教师533人。建有10个国家级研究中心或重点实验室,6个教育部研究中心或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国家林业局共建的以林学、生物学、林业工程学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

强势学科:林学、风景园林学、林业工程和农林经济管理。林学和风景园林学两个一级学科在第三轮全国高校学科水平评估中位列全国第一,并在近期被列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创办于1902年,教育部直属综合性重点大学,“211工程”建设大学之一。现有13个学院,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5个博士点,116个硕士点,3个专业硕士点,9个国家重点学科,12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有教师1180人,其中两院院士3名,具有高级职称教师533人。建有10个国家级研究中心或重点实验室,6个教育部研究中心或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国家林业局共建的以林学、生物学、林业工程学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

强势学科:林学、风景园林学、林业工程和农林经济管理。林学和风景园林学两个一级学科在第三轮全国高校学科水平评估中位列全国第一,并在近期被列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创办于1941年,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直属重点大学,“211工程”、“985工程”建设大学之一。现有23个院系,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9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57个硕士点,8个专业硕士点,3个国家重点学科,2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有专任教师116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510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博士后流动站4个。

上海大学是上海市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国家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高校。

特色专业:戏剧与影视学、冶金工程、系统科学、社会学、核科学与技术、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美术学、新闻传播学、艺术学理论、设计学、力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

创办于1951年,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211工程”建设大学之一。现有12个学院,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1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63个二级硕士点,6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7个上海市重点学科。有教职工2903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8人,博导117人,高级职称教师近800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中心1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