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10 21:28 |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采集插件 | 点击:次
2017年,在北京西城区综合行政服务中心,“国粹戏曲曲艺文化鉴赏体验进社区”活动举行,除普及京剧知识外,还邀请观众互动,共计吸引50余名小朋友参加。
“我们很欢迎这样的文化活动,京剧、昆曲以及地方戏都是值得我们骄傲的传统文化。”一位北京的社区居民告诉记者,他看过类似演出和讲座,观众里还有小孩和年轻人,“我们社区还有退休老人自己组建的业余京剧队,常能看到他们排练。”
如这位居民所言,中国戏曲学院公布的数据显示,以与丰台文委合作的“戏曲进社区(村)”工作为例,今年一共安排了172场活动,已从各街乡道筛选出35支有意向学习的票房进行辅导。精品票房还将于12月底进行集中展演。
“通过有计划的戏曲辅导、组织演出,能够很好提升这些民间社团的艺术水平。他们在此后的演出中,也能给观众带来高质量的剧目。”中国戏曲学院的商老师告诉记者,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长云票友协会,经过几年辅导,他们不仅有实力排练整段的折子戏,还能自创作京剧《再逛新城》,非常难得。
戏曲进社区,如何使戏曲真正走进人们的生活中?除了举办讲座、展览科普戏曲知识外,姚志强认为,关键在于对“送戏进社区”以及“辅导社区戏曲社团”具体措施的落实与执行上,“一是加大文化惠民力度,了解人们的偏好,将符合观众审美需求的戏曲送进社区,这样接受度会更高”。
“根据我们的经验来看,在指导业余戏曲社团方面,可以尝试规范化管理,根据社团自身情况,为它们提供不同类型的辅导内容,水平比较高的,就指导整出剧目的排练演出;水平不太成熟的,就主要教化妆、身段、唱腔等基础元素,按需定制。”姚志强说。
姚志强认为,不管是哪个措施,最终目的都是让戏曲接地气、打好在人们心目中的文化根基,“也是充分发挥艺术的美育、德育作用”。(上官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