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考研教育 >

9-Я Рота——真实的“第九连”

时间:2023-03-29 11:48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500

上映于2005年的俄罗斯战争电影《第九连》堪称俄罗斯战争片的经典之一,作为后苏联时代的反思型文艺作品的代表,影片基本上展现了阿富汗战争期间苏军士兵真实的生活状况与内心的迷茫。灰溜溜的从自己战斗过的地方撤退回国,虽然胸前戴着勋章,却被民众称为”杀人狂“”法西斯“。自己所为之奋战的国家也在几年后解体。也算是俄罗斯特色的一种”伤痕文学“

而今天,我们要讲述的,就是电影中这只”特别突击队“,历史上真实的样子。

《第九连》一片最后的大战,原型来自于1988年1月份,发生在阿富汗同巴基斯坦交界地区的帕克蒂亚省前往霍斯特市的公路旁的一处无名高地之战,由于这座高地海拔为3234米,故称为3234高地之战。

500

直升机从高地东侧拍摄的照片

之所以要控制住这座高地,是为了保障苏军部队从加德兹前往霍斯特的运输线安全,解救被围困在这座城市里的阿富汗政府军。荣获红旗勋章的近卫345空降团(以下称345空降团)派出了其第一营和第三营负责控制沿途的七座高地以保障运输线安全,阿富汗圣战者可以从这七座高地上利用火箭弹和迫击炮向苏军车队开火,因此必须确保安全。而第九连,其被拆分成了两个分队,分别负责控制3234和3228高地。在1987年12月27日,第九连掩护345空降团的侦察排控制了3228高地。但接下来对3234高地的进攻却失败了。在进行了一轮炮兵火力准备之后,当日夜间,苏军控制了3234高地,肃清了七座高地上全部的圣战者。345空降团的指挥官沃斯托金中校(Col.Vostrotin)对兵力进行了重新分配,由谢尔盖 塔科夫(Sergey Tkachev)上尉,第九连的副连长,指挥39名空降兵对3234高地进行防守。

500

左侧穿迷彩服者为塔科夫上尉 右侧穿常服者为沃斯托金中校

在攻占下高地的当夜,上尉即命令部队开展土工作业,修建了必要的掩护。此外,他们还在高地南侧部署了雷场。考虑到他手底下只有39人,一个连40%的人手,重火力也只有一挺DSHK重机枪,这些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好消息是,隶属于炮兵营的伊万 巴本科上尉(Ivan Babenko)和一个炮兵观察组被分配到了高地上,他们可以呼叫炮兵火力支援。

500

照片拍摄于1987年12月28日,3234高地被控制之后

在1988年1月7日,一轮107mm火箭弹射击之后(显然是中国货),圣战者发起了对3234高地的攻击。在15点30分,苏联空降兵们开始同圣战者交火。炮兵观察员们呼叫了一轮炮火支援,压制住了圣战者的进攻。但圣战者转而利用岩石和弹坑逐步接近阵地,在16点30分,他们从两个方向向主阵地发起攻击,50分钟后,攻击被击退。击毙了10-15名圣战者,大约击伤30人。在攻击中,重机枪射手亚历山大诺维奇下士牺牲,他被追授了苏联英雄奖章和列宁勋章。据他的战友描述,为了掩护战友们转移阵地,他冒着敌人火力,不断地使用重机枪开火,直到中弹身亡。他的名字被篆刻在301空降兵训练中心的英烈墙上——那是他受训成为空降兵的地方。1968年他在奥伦堡出生,牺牲时刚刚满20岁3天。

500

亚历山大诺维奇入伍时的照片

在17时35分,第二轮攻击开始。由于缺少了重机枪的支援,炮兵观察员呼叫了又一轮炮击,这一轮炮击得到了345空降团团属炮兵和从另一个摩托化步兵师调来的炮兵力量的支援。圣战者被击退,在19时左右发动了第三次攻击,空降兵们仅使用轻武器和手榴弹就击退了他们。

500

1987年12月拍摄的新闻照片,第九连的士兵们刚刚投入作战行动

在23点,圣战者又发动了一次攻击。这次攻击是所有攻击中最猛烈的一次。圣战者使用弹坑和尸体规避火力,从三个方向发动攻击。很不幸,从南部攻击的人一头撞进了雷区。而从西部攻击的兵力接近到了距离阵地50米左右的地方,部分甚至更近——足够把手榴弹扔进阵地里。直到早上三点,圣战者发动了九次攻击,但依旧无法撼动空降兵们的防线。在三点钟的最后一轮攻击中,伞兵们的弹药基本耗尽了,他们呼叫了炮火支援,坐标定的很近,弹着点距离阵地只有几十米。最后一轮炮火压倒了圣战者,他们撤退了。幸运的是,三营的侦察排从3228高地及时赶到,为伞兵们带来了急需的弹药。除此之外,塔科夫上尉还有了12名侦察兵加入战斗,这足够发动一次反击。

标签: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