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考研教育 >

考研人最难的一年,他们靠什么熬过来?

时间:2022-12-30 19:54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考研人最难的一年,他们靠什么熬过来?

考研人最难的一年,他们靠什么熬过来?

《隐藏人物》剧照。

2022 年,说最终能走上考场的研考生是历经坎坷也不为过。根据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数据,今年全国报考研究生考试的人数达 474 万。

一年来,不断有地区疫情暴发,到秋冬季后,受到影响范围越来越大,许多考生已经步入正轨的复习生活被打断。有部分在校生 11 月底不得不从学校返回家中学习。12 月,在考前最后的时刻开始有人发烧倒下,社交网络上开始出现要求考研延期的声音。考研虽在前方,却是一个缥缈的、无法确定的幻影。在政策的调整下,分为阴性和阳性考场,时间如常。

我们采访了四位今年参加了研究生考试的考生。真真是应届生,报考了报录比最夸张的新传专业;世杰在专升本后,决定一搏继续提升学历;鱼鱼毕业五年,对工作产生怀疑后决定重返校园;万磁王今年是三战,她感到精疲力竭。

以下是他们的自述:

开始得很烂俗,却坚持到最后

真真

距离最后一门考试答题已经过去两天了,现在回想起考研一路还是跟做梦一样,看见 " 考研 " 这两个字脑子里并没有浮现出过去一年某个很具体的画面,心里只剩下三个大字:太苦了,不想再来了。

考前几天研友的群里流传着一张很好笑又很无奈的图片,说 23 考研就是在选拔特种兵,我那时看完转念一想:新传考生那就是选海豹突击队吧。

考研人最难的一年,他们靠什么熬过来?

网友调侃 2023 考研是在选拔特种兵。/ 小红书截图

我决定选择考研的开始其实很烂俗:父母希望、身边人都在考、学历焦虑、不想直接去工作遭受生活的毒打诸如此类。从大三上学期就一直在考虑以后的道路选择,盘算了一下似乎就剩下几个一成不变的选项:留学、考研、考公、工作,然而,家庭经济条件没办法支撑我去外面的世界,躁动不安的我又对所谓 " 体制内 " 一眼望得到头的生活有着些许排斥,周围的环境又营造了一种 " 本科学历找不到工作 " 的焦虑(我看你毕业服这个粉色领子就知道月薪两千),所以思来想去还是踏上了考研这条路。

在研招网的专业库过了一遍发现,在不考数学的专业里我还是喜欢新传,喜欢传播学那些奇奇怪怪又能洞察人心的理论、喜欢批判学派颠覆我对这个世界认知的一针见血、喜欢 " 纸媒已死 " 的时代里新闻人对不灭的理想的坚持。尽管我知道新传是一个卷到不行的专业,我还是喜欢。

考研人最难的一年,他们靠什么熬过来?

《华盛顿邮报》剧照

开始得很烂俗,但是后来边走边又有了新的理由当作支撑。2019 级大学生就是那群 " 大学才四年,疫情占三年 " 的大冤种牺牲品,想再念两年研究生从某种程度来说也是想把它当作是对本科生活的延续,让我真正体验一下快乐自由又丰富的大学生活。现在回想起来,考研一路上每天都在心理崩溃中再重建,心理波动比较大的好像有三次。

第一次是波动最大的一次,是保研申请开始的时候。本来宿舍四个人有三个要考研,每天一起听课、一起背书、一起吐槽。在某一个周五下午,我记得很清楚,昏暗的房间里只有我一人在宿舍开着一盏台灯,班级通知群发了学院保研答辩通过的名单,一起考研的两个室友赫然在列。好友都在群里祝贺她们,只有我一点都笑不出来。那天晚上很伤心,也没有学习,跟妈妈讲了这个消息然后约好朋友出去吃饭,痛痛快快哭了一场。

考研人最难的一年,他们靠什么熬过来?

《垫底辣妹》剧照

第二次应该是 11 月底各大高校开始遣返学生的时候,虚拟世界里的每个微信群都在讨论怎么走、要不要连夜走、我囤的物资怎么办、有没有人收留,现实世界里是我住的城市各区的疫情越来越向学校逼近的焦虑恐慌。那时想离开又不知道如何离开,想留下又害怕回不了家,连着好几天没怎么认真学。

幸好当时在图书馆认识的好友说 " 我留下来陪你考 ",我心里才算真正有些安定。每天在空空荡荡的图书馆继续三点一线地学,闭馆之后跟好友一路走回去一路天南海北地瞎侃。最后一次就是考前感染了新冠。12 月 19 日早上醒来感觉喉咙很痒,而且有点发热,很像感冒的症状,索性就多睡了一早上没有去图书馆。20 日早上去做完单管核酸顺带去图书馆把书都取了回来,下午一觉睡到天黑。醒来看了看粤康码,好家伙,阳了。

考研人最难的一年,他们靠什么熬过来?

标签: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