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考研教育 >

“我能成为研究生吗?”考研成绩出来那天,答案也有了……

时间:2022-12-17 23:07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青 听

  2022年12月9日 星期五

  今日配乐《历历万乡》

  欢迎到网易云音乐

  关注@共青团中央

  收听更多团团推荐的歌儿

  

  前两天,跟一位博士生学长聊天的时候,他说,不知不觉竟然在大学里度过了八年,从大一开始选定专业后就沿着一个方向深入学习,现在好像已经站在一些研究领域的“无人区”,做一些暂时没有结论的研究。

  在某次课上,老师放起《北京欢迎你》的MV,聊起她上学时做2008年北京奥运志愿者的经历。她说,声音和那些经历过的画面永远勾连在一起,再听到觉得“恍如隔世”。

  最近,“回忆”是我和朋友聊天中提到的高频词。10年以前,我还是在课桌上下五子棋的初中学生,每天最快乐的事情是放学以后光顾学校门口的鸡柳小车。现在,我好像对世界和自己都有了更多了解,而我们的生活方式也不断地变化。

  回忆里的我像是时间轴线上的标点,那些人生重要时刻的瞬间,仿佛经过了打点计时器的刻画,规律而细密,频繁地分布在最近的一段人生中。这条密集的线让未来也充满了“不确定性”。

  朋友在决定二次考研后租了一间校外的公寓,我们为了一起自制一桌饭菜忙得不可开交,突然聊起未来的话题。

  “我以后还要生活在这个城市,不管干什么。”

  “不知道研究生读完会不会有新的目标,但目前希望能在这里扎根。”

  “我会回来看你们的,如果工作不忙。”

  那一晚,我特想看看,10年后的自己会是什么样子。

  听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最有价值的时刻,也许是那些对未来满怀期待与未知之时。这种情绪,对于青年来说也很珍贵。

  壹

  致未来的信

  我写过一遍又一遍

  大学里有一个活动是,给未来的自己写一张明信片。

  我就收到了“未来邮差”时隔一年的明信片,对照来看,当时很想做到的事情大部分竟然都做到了,但也有很多遗憾。

  大三那年,班主任给我们每人一张纸条,一个透明玻璃瓶。“你们把目标写在纸条上,毕业以后再取出来,看看完成得怎么样。”

  我一直不太敢说太高的目标,因为完成不了很没面子。但是在只有我自己知道的小瓶子里,我写下了“国家奖学金”。

  我觉得小瓶子一直在凝视着我,很多并不是我计划内的事情,都因为全身心地努力,而变成了附带的奖励。

  虽然最后,我没有拿到奖学金,也没有去兑换那个小瓶子,但我很清楚地知道,小瓶子里还装着一些没有保质期的梦想。

  我知道,更好的我尚在远方,却又时时都在当下。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