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考研教育 >

鄠邑区:凝聚榜样力量 办好民生实事

时间:2022-09-19 15:30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崇尚先进才会产生先进,争做先进才能先进辈出。鄠邑区选树学习身边典型的先进事迹和可贵精神,挖掘身边最直观、最可感、最亲近的鲜活榜样,激励党员干部见贤思齐、创先争优,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凝聚精神力量。

致力于乡村振兴的“带富能手”

“你在村上人缘好、有威信,平时多回来操心下村上的事,大家都愿意听你的。”就因为这几句简单的对白,立志家乡建设的李永存放弃了年入几十万的“包工头”生活,义无反顾的返回联东北村当起了“领头雁”,带领乡亲蹚出了一条致富路。

刚回村的李永存为了修好“一踩一个坑”的出村路,挨家挨户做工作,没有资金就带头捐款,没有技术员就自己当技术员,终于让村民走上了水泥路,大家都给这个“闲事大队长”竖起了大拇指。2008年至今,李永存先后高票当选村委会主任、党支部书记,在他的带领下联东北村党支部班子用心为群众办好事,从村民健康饮水到“美丽乡村”建设,从解决贫困劳动力就业到建立股份合作社,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俯身扎根13年,李永存让村子旧貌换新颜,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2020年实现草花年销售额80余万元,林下养鸡年销售额40余万元,年发工资总额30余万元,不仅解决了联东北村及周围群众就业问题,还吸引了毕业大学生、退伍军人、外出务工人员陆续回村参与建设,全村呈现出一片村风正,民心顺的和谐幸福景象。

534b919a271f737831def7c5f7bfa637.png

奔波于田间地头的“调解专家”

莽莽秦岭脚下,无论严寒酷暑、风刀霜剑,总有个骑着一辆司法制式摩托车的司法所干部,穿行于山间地头,奔波于乡间邻里,调解群众矛盾,化解民间纠纷。他就是全国优秀人民调解员、西安市优秀人民调解员、鄠邑区优秀公务员、鄠邑区森林旅游景区司法所长李文举。

李文举的父亲是当地很有名望的老中医,本该子承父业的李文举,从户县卫生学校毕业后却考上了乡镇司法助理员,从此便与人民调解工作结下不解之缘。有人问道:“什么动力能使你扎根大山一干就是31年?”李文举颇有诗意地说:“社会和百姓需要我们这些基层司法干部,作为一名普通司法人,既然选择了当落花生就要默默在地下结果。”

人民调解无小事,和风化雨润民心。31年来,李文举骑坏了3辆自行车和4辆摩托车,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把中医“望闻问切”融入到调解工作中,总结出“六步工作法”(对象冷处理法、心理满足法、贴心沟通法、亲情融入法、公心调解法、关心回访法)因“病”施治,以真情真心打开群众心结,先后化解矛盾纠纷上千起,筑牢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f206a85bb0aec6b7cf70fb57b9671c91.png

穿梭于青山峡谷的“秦岭卫士”

鄠邑区涝峪国有生态林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区总面积12665.26公顷,如同巨大的绿带镶嵌在秦岭北麓,与宁陕县、周至县太平国有生态林场相连。护林员作为守护生态安全屏障的最基层力量,每个月至少有22天奔波在山区,不仅要巡山护林保护好森林资源,还要防火巡查保障好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林场工作十分艰苦,外面的年轻人大都不愿意来,也就只有‘林二代’愿意来接班,我在这里干了39年,逐渐理解了父亲那一代人对林场的深厚情感,那就是林业人的奉献精神。”林场资深护林员任群明说。从1982年工作至今,任群明经常要步行二三十公里进山巡护,胶鞋穿上不到1个月鞋底就磨穿了,在防火关键时期更是要全天待命,有时几天几夜、吃住都在深山,遇到突发事件要立即赶往事发地点消除火情隐患。

这些忠诚担当的“秦岭卫士”,用青春和汗水守护着一方绿水青山,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自涝峪国有生态林场1976年成立以来,从未发生过森林火情,创出了45年无森林火灾的佳绩。

0e6defb1981e7a30b22b94b4e658ad1d.png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