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考研教育 >

2023考研报名指导:考生常问报名填信息相关的问题

时间:2022-06-07 03:56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各位考研人一定要及时关注考研报名相关的资讯,比如考研报名、考试大纲、考试重点、考研常识、择校择专业等。为方便各位考生能及时了解考研相关内容,下面新东方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3考研报名指导:考生常问报名填信息相关的问题”,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

2023考研报名指导:考生常问报名填信息相关的问题


  2023考研报名指导:考生常问报名填信息相关的问题

  填写个人信息昨天开通之后,会一直持续到正式报名结束,每天上午9:00-22:00。

  还有人询问填写个人信息先后顺序是否与抢考位有关?

  这二者是没有关系的哦。考位与报名先后顺序有关,毕竟先报先得呀,等报考点满的时候你就不能选这个报考点了。比如去年小编所在的广州,到正式报名阶段本校报考点已接近饱和,所以就规定只允许报考本校的考生选择了。

  往届生要填吗?

  有往届生问是否可以不填写考生信息了:

  从报名流程图我们可以看到,如果系统里面有记录且无误,可以不填。如果某些信息出现变动,大家需要再次核对修改或填写。

  PS:部分省份的往届生可以参加预报名!

  学习、工作经历、奖惩

  关于学习工作经历,研招网规定不能少于1条,所以只填一条也是符合规定的。应届生填写本科院校名称,在职填写工作单位名称,没有工作的二战生填写“无”。

  学习与工作经历没有格式要求,所以不必纠结是否要从小学填起,职务是否要全部写一遍。应届只填写了大学这一条经历,职务挑一项填写,省事点填“无”也无妨。

  「奖惩情况」也类似,记录在档的处分需要如实填写,其他奖项不必大大小小细数一连串上来,填再多也没有多大用处,又无助于你初试提升分数,将来的复试导师也看不到,所以不必太过于纠结,更不需要上传证明。

  考生来源怎么填写

  应届生「考生来源」应选择「普通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但不需要学历学位证信息,填写自己的注册学籍号(学号)就可以,「最后学位」填写“无”。

  其他考生「考生来源」如实填写就好,没有学位证的往届生「最后学位」也填写“无”。

  学籍验证不通过怎么办

  学籍验证大家问的很多,如果未通过大家要留意以下几个方面:

  1)检查个人信息是否和证件一样,如:身份证号,姓名,毕业年月,往届生学历证书编号,毕业学校、专业名称,取得最后学历的学习形式,最后学历等。

  2)如果信息没有填错,但仍旧未通过学籍校验,就要去「学信网-学信档案」核实。若信息有误或者学籍验证报告的名字错了,就去咨询学校管理学籍的老师。

  3)注意专业编号问题,填数字的时候要确定输入法是「半角」状态。

  4)学籍验证的时候不能填「本科结业」,填「本科毕业」才能校验通过。没有拿到学位证的往届生学历校检会不通过,不过有人反映依然可以进行现场确认参加考研。所以这些小伙伴最好咨询招生单位弄清楚是否会影响现场确认。

  5)有不少应届自考生给小编反映本科阶段的学历还没拿到,学历只能校验专科:

  《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规定,凡2020年研究生入学前可以取得毕业证的自考等应届本科生均有报名资格,所以不必担心不能报考。

  学籍认证未通过也可以进行预报名,不过需要在招生单位规定的日期前进行校检,具体时间需要看招生单位要求。

  往届生的档案在自己手上怎么办?

  应届生档案填学校地址。有的同学毕业之后档案在自己手上拿着,这就变成“死档”啦,注意档案地址不能填写家庭住址,一定要先将档案挂靠在人才市场,填写人才市场地址!具体哪些机构可以托管档案,可以在网上查询。

  如果你的档案目前在A地,明年可能会在B地,那就以档案最终地址为准。不清楚也没关系,明年录取之后,录取学校会再给大家确定一遍档案地址的。

  户口、籍贯怎么填?

  关于户口、籍贯、出生地,虽然研招网提示就已经很清楚了,真是操碎了心大家不要再弄错啦。

  「籍贯」:祖父辈(前几辈)居住地,不管户口怎么迁,籍贯是不变的!有小小白说自己家那边的辖区合并更名了,找不到了,没有就选其他。

  「户口」:如果没有迁过户口,就按照户口本填写;如果迁过户口,迁哪里就写哪里,比如迁到学校就填学校地址。

  「出生地」:就是出生地,填写户口所在地即可。

  手机号换了咋办?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