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高中教育 >

經濟運行穩中有進轉型發展再展新篇

时间:2019-11-05 12:08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剛剛過去的2018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開局之年,是打好三大攻堅戰開局之年,也是邁向高質量發展新征程起步之年。這一年,身處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按照推動高質量發展要求,凝心聚力,攻堅克難,推動我國經濟發展沿著正確方向前進,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較好完成,實現了經濟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如期發布的《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全面展現了全國各族人民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奮力拼搏取得的新成果,筆筆數據、張張圖表翔實生動地記錄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在新時代取得的新成績。為幫助讀者更好理解公報的豐富內涵,我就過去一年經濟社會發展情況談一些認識和體會,與大家分享。

  一、經濟繼續運行在合理區間,發展基礎不斷增強

  面對國際政治經濟風雲變幻和國內結構調整陣痛帶來的巨大困難挑戰,黨中央保持戰略定力,堅持底線思維,加大改革開放創新力度,不斷完善宏觀調控,積極穩妥應對中美經貿摩擦,強化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統籌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經濟運行實現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

  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2018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6.6%,分季度看,增速連續16個季度運行在6.4%—7.0%區間,經濟運行穩定性和韌性明顯增強。6.6%的經濟增速位居世界前五大經濟體之首,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在30%左右,仍是世界經濟增長的動力之源。經濟總量再上新台階。全年國內生產總值首次突破90萬億元,達到900309億元,這是自2016年突破70萬億元,2017年突破80萬億元后,再次攀上新台階。按照年平均匯率折算達到13.6萬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二位,佔世界經濟比重繼續提高,經濟增量1.4萬億美元,相當於澳大利亞2017年的經濟總量。

  就業物價形勢穩定。經濟保持穩定增長、積極就業政策顯效發力,促進了就業規模擴大。2018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361萬人,創歷史新高,連續6年保持在1300萬人以上。全年農民工總量28836萬人,比上年增長0.6%。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保持在5%左右,實現了低於5.5%的預期目標。在就業擴大的同時,市場價格溫和上漲,居民得到更多實惠。2018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1%,低於3%左右的預期目標。其中,食品煙酒價格比上年上漲1.9%,衣著價格上漲1.2%,生活用品及服務價格上漲1.6%,均低於居民消費價格總漲幅。

  國際收支平衡改善。2018年,貨物進出口順差23303億元,比上年收窄18.3%﹔服務進出口逆差17086億元,比上年略有擴大。利用外資規模大於對外投資。全年我國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不含銀行、証券、保險領域)135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0%﹔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1205億美元,與上年基本持平。年末外匯儲備余額30727億美元,持續保持在3萬億美元以上。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人民幣兌美元年平均匯率比上年升值2.0%。

  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進一步加強。2018年,全國糧食產量65789萬噸,連續4年穩定在6.5億噸以上。交通運輸建設成效突出,通信業快速發展。全年新改建高速公路裡程6063公裡,新建高速鐵路投產裡程4100公裡,港口萬噸級碼頭泊位新增通過能力26428萬噸/年,新增光纜線路長度578萬公裡﹔移動互聯網用戶接入流量比上年增長189.1%,電信業務總量增長137.9%。

  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經濟結構繼續優化

  按照推動高質量發展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積極推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奮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准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補短板強弱項力度加大,經濟結構不斷優化,轉型升級態勢持續。

  “三去一降一補”取得新進展。堅持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去產能,提前超額完成全年去產能目標任務。2018年,煤炭開採和洗選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產能利用率分別比上年提高2.4和2.2個百分點。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積比上年末減少6510萬平方米,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下降0.5個百分點。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比上年下降0.2元。全年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農業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分別比上年增長43.0%和15.4%。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