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高中教育 >

“高分通脹”加劇分數競爭再議中高考試題的難與易

时间:2019-11-03 18:42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原標題:“高分通脹”加劇分數競爭 再議中高考試題的難與易

  【編者按】

  北京中考剛剛開考,就有一些人說,數學題太難了。這讓人不禁想起了高考開考當天,輿論“聲討”數學題太難,說法與此類似。

  中高考變難了嗎?高考結束后曾一度被卷入輿論中心的南師大附中校長葛軍在公開回復網友時表示:現在的高考數學考試是越來越難了嗎?我覺得沒有,反而是越來越容易了,才導致區分度降低,使得每一分的重要程度加大了。

  走過7月酷暑,中高招臨近尾聲,對於考沒考上、考到哪裡的接納與釋然,慢慢取代了彼時對於分數的糾結。然而,喧囂過后,重新審視考試本身的科學性、有效性仍正當其時。對於中高考這樣的高利害選拔,究竟該難還是易,始終值得討論和研究。

  選拔性考試走入水平化、簡單化、模式化誤區

  近年來,許多地區都出現了“高分通脹”的現象。2018年,河北省700分以上的考生數量多達122人,僅數學滿分就超過了150人(文理合計)。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中考當中。

  高分考生越來越多,靠分數選拔人才的價值越來越微弱

  6月25日,全國大部分省市發布了高考各批次錄取分數線和“一分一段表”。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全國高考,1031萬報名人數不僅創下十年以來報考最高峰,部分省份600分及以上高分段考生也是空前增多。

  以四川省普通高考理科成績為例,今年考700分以上的多達182人,660分以上人數更是高達5561人,630分以上考生人數較2018年增加6047人,突破1.6萬人。

  在廣西,2019年高考理科第一名得了730分,創造了廣西高考歷史上的第一。數學滿分,英語滿分,僅語文被扣10分,理綜被扣10分。

  近年來,許多地區都出現了“高分通脹”的現象。2018年,河北省700分以上的考生數量多達122人,僅數學滿分就超過了150人(文理合計)。

  同樣的情況也體現在中考中。2017年北京中考,某頂尖高中錄取分數線達563分,滿分為580分(含40分體育分),依此計算,入圍者每門課倒扣不能超過3分。到了2018年,分數競爭更為激勵,僅英語滿分就多達129人。

  都是高分考生,分數的篩選功能越來越微弱,也不斷加劇著分數的競爭,可以說如今的較量已經不再是分分計較,而是零點幾分的計較。

  選拔性考試漸趨水平化、簡單化、模式化的背后

  以前的中高考並不是這樣,作為一項選拔性考試,其區別度非常顯著,也就是說,學業優秀與否,分數差距是很大的,第一名與第二名之間差距也不小。在過去的中高考中,得滿分者極其稀缺。

  然而,今天的局面是如何形成的呢?

  上世紀90年代以來,以高考為代表的升學考試被廣為詬病,試題難度被認為直接影響甚至決定學生的負擔。在這樣的輿論壓力下,各級選拔性考試不斷退讓,降低難度,追求穩定。中高考試題因此越來越趨於模式化,甚至固化。中高考越來越像托福、雅思等水平化考試,也就離選拔性考試越來越遠。

  與此同時,近年來盲目倡導甚至照搬美國招生錄取方式的趨向日漸明顯。事實上,不同的考試,其定位與目的,效果和作用是不同的,簡單從功能上來說,一種是水平考試,一種是選拔性考試。原則上講,水平考試難度相對較低,從測量角度看,區分度較低,是粗顆粒的,只是一個大致分層。但是選拔性測試則不同,它更強調對優秀人才的區別與選拔,要求區分度要高,是細顆粒的。我們所熟知的美國的各種考試大多都是前者。美國“高考”SAT實際上相當於我們的高中學業水平測試,美國的中考SSAT類似我們初中的學業水平測試,同樣,托福也是一種語言水平測試。

  美國盛行的這種水平化考試,是與其錄取制度配套的,即水平考試作為一個基礎學術評價,學校在此基礎上對學生推行綜合評價后招生錄取。因此這些成績是基礎,並不是唯一依據。而中國則不然。即便增加了綜合評價等形式,但最后還是不得不回到分數這個唯一的剛性依據上來,顯然,盲目套用美國式的水平測試,是不可取的。

  選拔性考試的區分度降低,破壞了其選拔人才的功能

  升學考試簡單化、水平化對我國教育是弊大於利的。中高考試題應盡快打破水平化,簡單化,甚至固化的傾向,加強區分度。每年試題無論是考核的知識點還是出題的形式,都需要加大變化,最大程度減少重復率,讓所有人無“試”可“應”,這樣才能真正降低應試教育的負面影響,減輕學生負擔。試想,如果試題難度加大,沒有了太多“萬年不變的題”,還會出現大面積應試嗎?考試無論易還是難,對所有考生都是公平的,家長和學生都不必為此焦慮。

  目前的中高考考查的不是學生能力,而是如何不丟分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