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问答063:福建新高考方案专家解读

时间:2019-10-26 17:39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今天是2019年5月1日,距离2019年高考还有37天!

高考问答063:福建新高考方案专家解读


编者按:网易教育为高考学生和家长倾情打造“高考问答”栏目,为高三学生和家长解疑答惑。您在备考或陪考当中遇到的任何问题,都可以向我们提问。本文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网友“快银”提问:请专家解读下福建新高考?

网易教育回复:

日前,福建省公布了高考改革的具体方案。详情请看——

福建省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发布,这个方案符合我省高中教育教学发展的实际和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周边学生及同行对方案大多比较认可,但对等级转换赋分规则希望能有进一步的了解。为使得大家对为什么要实行等级转换赋分与怎么进行等级转换赋分,特别是赋分转化原则及方式有进一步的了解,特将自己研读的心得整理与大家分享,期望对大家的理解有所裨益。

在福建省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这6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物理、历史这2门科目采用原始分计分,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科目则采用等级转换赋分,等级转换具体规则如下——

▲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原始分满分各为100分,以等级转换分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

▲每科在转换时,以30分作为等级转换分的赋分起点,等级转换分满分为100分。

▲将每科考生的原始分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为15%、35%、35%、13%和2%。

▲将A至E等5个等级内的考生原始分,依照等比例转换原则,分别转换到100~86分、85~71分、70~56分、55~41分和40~30分五个分数区间,得出考生的等级转换分。

每科计算等级转换的考生人数即转换基数,具体为实际参加该科目考试的人数,不含因违纪作弊被取消该科成绩的考生。

由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这4门选择性考试科目考生群体不同、试卷难度不同,使得其考试科目的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赋分,本质是等位次分数转换,使得选考不同科目的考生的成绩具有可加性,进而在总体水平上衡量考生的实力,实现在总体水平上的排序。因此,需要将不同科目的原始分按照等比例规则通过转换得到等级转换分(转换后考生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排队顺序不变),以解决选择性考试科目的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的问题。

高考问答063:福建新高考方案专家解读


高考问答063:福建新高考方案专家解读


高考问答063:福建新高考方案专家解读


高考问答063:福建新高考方案专家解读


从新高考改革中把握发展机遇

福建师范大学校长、教授 王长平

新高考改革是一项综合性的、重大的教育改革,与高校综合改革密切相关,高校唯有深刻解读和思考新高考改革之“变” ,才能在新时代新要求中把握发展新机遇。

新高考改革主要有三变

与以往的高考模式相比,新高考改革在选考科目、评价方式、录取模式等方面做出较大调整,主要体现在三变:

选考科目变“套餐”为“自助餐”

新的“3+1+2”高考改革方案一共有12种不同的组合方式。这种新高考模式既尊重了考生的自主选择权,又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特长。

招生录取变“唯分数论”为“两依据、一参考”

依据教育部规定建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明确普通本科院校招生录取主要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即可概括为“两依据、一参考”的招生录取模式,体现了人才选拔培养规律。

录取模式变“一元选拔模式”为“多元录取模式”

高职院校实行分类考试,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避免与普通教育做简单的类比和层次区分。考生可以选择大学、大学也可以选拔考生,考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业状况和发展意愿有多次、多样的选择;大学可以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实施更科学、多元的选拔,实现学生“学”有所选、大学“教”有所选。新高考改革主动适应国家对多样化高素质劳动者和创新人才选拔的需要,适应高等学校多样化办学、特色办学的需要,有利于各级各类学校科学选拔人才。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