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高中教育 >

谁是新的喜剧之王?

时间:2019-10-18 17:49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年前,37岁的周星驰最后一部纯港资电影《喜剧之王》上映,成为了当年的香港票房冠军,然而该片的总票房还不到3000万,比前两年的票房冠军还少了1000万——香港电影市场的天花板已经显露出来了。不久后,他挥师北上,和内地影企合作了《少林足球》,谋求能和内地展开更深入的合作。

  同样在1999年,刚满22岁的70后宁浩与17岁的80后韩寒,还是电影的圈外人。前者忙着在北京讨生存,为了能赚钱,用廉价相机给同学拍写真照;后者是一个刚在“新概念”成名的“问题少年”,正因为多门功课不及格而被学校老师念叨;二人都爱看港片,和周星驰为数不多的交集就是录像厅里的盗版录像带。

  斗转星移,三个原本毫无联系的人,在20年后的春节,因为各自执导一了部喜剧电影而交织在了一起。

  不仅如此,黄渤、宁浩、沈腾、徐峥、王宝强等过去几年里最重要的华语喜剧人,也都汇集在这个春节。唯独此前20多年里,靠喜剧席卷内地的50后冯小刚和他的老搭档葛优缺了席,前者已经多年没拍喜剧,后者在去年年底一部豆瓣2.6分的喜剧片《断片之险途夺宝》里匆匆露脸,被人感慨“晚节不保”。

  但是这场“喜剧大战”并没有预想中得那么惊心动魄,大年初一刚过,《新喜剧之王》就掉了队,只剩下《飞驰人生》和《疯狂的外星人》两强相争。尽管《飞驰人生》(豆瓣7.0、淘票票8.7)目前票房稍逊一筹,但却占据了口碑优势,和《疯狂的外星人》(豆瓣6.5、淘票票8.3)的单日差距也在缩小。

  

谁是新的喜剧之王?

 

  周星驰早早出局,韩寒和宁浩争得不相上下,话剧演员沈腾反而成了今年春节档最大的赢家——时间往前推五年,任谁都会觉得这是个玩笑;可放在今天,这却又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时代的浪潮在翻滚,而喜剧市场的浪要来得更为汹涌。

  一

  1997年之前,内地商业片市场可谓是一片荒芜,商业喜剧片更是凤毛麟角。后人说起内地喜剧片,最先想到往往是冯小刚和葛优合作的《甲方乙方》。

  

《甲方乙方》

 

  《甲方乙方》

  《甲方乙方》的诞生有些偶然,当初北影厂老厂长韩三平之所以会推荐冯小刚去导这部片子,一来是想着冯小刚连续有三部作品被上头毙掉,心里觉得过意不去;二来是想着《甲方乙方》是个喜剧片,没什么容易越界的内容,不至于出啥岔子。

  万万没想到,原本有些愤世嫉俗的冯小刚非但没整出任何麻烦,还制造了个大惊喜:《甲方乙方》在1997年卖到了3300万,占当年总票房的比例达到了3.3%。《甲方乙方》的成功,激活了内地贺岁档,也给“冯氏喜剧”开了个好头。随后几年,冯小刚又和葛优合作了《不见不散》《没完没了》等贺岁喜剧,拍一部火一部,一时间风光无两。

  

1997年-2003年冯氏喜剧的电影票房

 

  1997年-2003年冯氏喜剧的电影票房

  而就在内地喜剧电影开始重新唤醒市场的时候,香港电影却到了最危机的关头。

  1997年,香港遭遇金融危机的同时,以《泰坦尼克号》为代表的好莱坞大片也开始大规模涌入香港,挤占了本就十分有限的市场空间。曾经无比繁荣的香港电影产业,在短短数年间便到了危急存亡的边缘。1998年,香港票房前20的电影中,有13部是好莱坞大片。1999年夺冠的《喜剧之王》,票房比三年前的《食神》少了1000万港币。

  

1999年票房夺冠的《喜剧之王》

 

  1999年票房夺冠的《喜剧之王》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