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高中教育
JRC荟读馆尹慧:素质教育,教育家长更重要

 

  尹慧,在教育这个行业已经做了整整18年。在创办JRC荟读馆——一个社区优质文化教育综合体之前,大学学英语教育专业的她,做过大学老师、留学咨询,熟悉从小学到大学,从国内教育到国外教育,在教育行业,她算是专家。

  

  (JRC荟读馆项目负责人尹慧)

  教育迷茫:学校教育VS家庭教育

  “我当大学老师期间带的学生里,如今发展得最好的,当年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学渣。”尹慧说,大学任教的经历,让她发现传统学习成绩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发展,综合素质才是。

  “他混得比我好。”当事隔多年见到这位学生的时候,尹慧已经从大学离职,在当时国内排名前三的留学培训咨询机构了,那时的她在北京有着不菲的收入和前景。

  然而这样的工作,也没让尹慧有归属感,“老师们只当那是一门课,而没有当成教育。学生没有乐趣,当然也没有学习的动力。”

  而所谓的留学精英和明星学生,他们综合素质本来就很高,然而这些素质的培养,与培训机构无关,主要来自于家庭的规划和努力。尹慧的失落感,在她把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的孩子送出国后,加剧了。

  “这部分学生大都是在应试教育体系下成长起来的,家长并没有为孩子做过长期教育规划,而只是拿钱硬砸出去。”尹慧对此感受很深,也颇为无奈,其中一大部分还都是“问题家庭”的“问题学生”。这些不健康家庭关系下的留学生们,之后带给尹慧太多令人难过的消息,“被退学、抑郁、自杀、吸毒的人大有人在,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在家长,父母们只注重结果,早已经忘记了之前的十几年对孩子做过什么。”

  教育公平vs素质教育:审辩式思维的重要性

  “教育资源就是不均衡的。教育公平也很难实现,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各个国家。”做过多年留学教育的尹慧对此感受深刻,“能在2005-2006年出国留学的家庭,大都是中国精英阶层,近几年才到中产阶级。”但是中产阶级的教育视野和理念,还远远不够。

  这里就不能不提到国际教育界推崇的审辨式思维。简单来说,具有审辩式思维的人不会轻易相信家长、教师、领导、专家和权威的说法,他们会用自己的头脑独立进行思考,不懈质疑。这一点,无疑是中国孩子最缺乏的,也是国内传统教育的不足之处。

  “进入小学三四年级的孩子,基本不敢提出自己的观点了,因为学校教育已经限制住了他们的思维。我们的素质教育还停在表面上。”尹慧看着JRC荟读馆里正在读书孩子们忧心地说。

  在国内课堂上,学生质疑老师可能会引来批评,国外一般会受到鼓励。对此,尹慧从事留学咨询那几年感触最深,“虽然国内教育已经开始意识到审辩式思维的重要性,但还处在学术圈研讨的范围,没有到全面落地执行的阶段。”

  “我希望,孩子们看书的时候,能说出哪个观点他们是否同意,以及自己的观点;在学校里,老师的观点对不对,理由是什么。中国传统教育下的学生很缺乏这种锻炼。”尹慧说。

  

  教育孩子vs教育家长:一个资深教育者的教育探索

  作为“朋友圈的教育专家”,尹慧经常被问到一个相同的问题:“我到底应该怎么教育孩子?”

  这个答案尹慧早就知道。合格的家长,是应该提前给孩子做长远教育规划的,然而做规划的前提,是家长要开拓视野,这样才能给孩子更多选择的权利,并且能按照孩子的个性,匹配最适合的教育方式和资源。孩子才有选择的权力,会选择,有主动性,懂得去奋斗。

  这些话她给太多家长讲太多遍,然而收效甚微。“绝大多数人最后还是只看分。”教育不是一个短期的事,也不是一个老师或者一个学生的事。孩子的教育,家长必须参与进来。“这个家长不负责的锅,我不能再背了。”尹慧说。

  2016年开始,尹慧尝试以培养孩子审辩式思维为宗旨的线上课程——在微信上带领孩子们阅读书籍,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课程融合了地理、美术、写作、语言等多种元素。“一帮7岁左右的小孩在课程结束能写出一篇一千字的童话,这种直观的效果,使家长能直观感受到孩子创造性、逻辑性有了多么明显的进步。”尹慧说,只有实打实看到孩子的变化,家长才会调整自己教育理念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