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高中教育
培养好习惯 小学很关键

 

□苏报记者 袁艺

昨天下午,苏州市平江实验学校大成殿内妙语连珠、掌声雷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孙云晓应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和市教育局邀请,与苏州家长们分享了一场“好习惯成就孩子一生”的主题讲座。15年前,孙云晓采写的报告文学中日少年《夏令营中的较量》曾震撼全国,此后他撰写的多部家庭教育著作成为了国内众多家长的育儿必读物。现场,台下就坐的都是孙云晓的粉丝。他提醒家长们:“小学是培养好习惯的关键期!”

好习惯很重要

“阅读、写作、讲演成就了我的人生”

好习惯是利息,令人一直受益;坏习惯是债务,让人越背越累。孙云晓用了这样一个直观的比喻,强调帮助孩子培养好习惯的重要性。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任何一种习惯都是反射行为,行为的习惯性有多深,它的反射性就有多大。孙云晓提到,经过教育和培养,人是可以形成新的习惯、新的反射,从而把握自己的命运。

“从小到大,阅读、写作、讲演是我最主要的三个习惯,它们帮我实现了梦想、成就了人生。”孙云晓说。他与大家分享到,小时候家里的阅读条件并不好,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爱上了阅读并一发不可收拾,从此打开了人生一扇窗。与阅读相伴的是写作,一个输入、一个输出,是两种能力的协调,其中的转化也是思维锻炼的过程。“后来,我又开始羡慕口才好的人,于是慢慢练习讲演,”孙云晓说,“其实,这三个习惯就是我现在的看家本领。”

好习惯怎么来

“用加法养成好习惯,用减法改掉坏习惯”

孙云晓认为,在孩子年幼时,家长若能花上3-5年时间帮助孩子培养好3-5个重要习惯,就是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认为,习惯中有一个简单的神经逻辑回路,即暗示、惯常行为和奖赏。只要保留暗示和奖赏,就容易改变惯常行为。孙云晓及团队做了十年研究,总结出了习惯培养的六个关键步骤:即提高认识,引导孩子对养成某个习惯产生兴趣;明确规范,让孩子对养成某个好习惯的具体标准清清楚楚;榜样教育,儿童少年时代是榜样和偶像的时代,其学习特点是观察和模仿;持久训练,让孩子由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及时评估,让孩子在成功的体验中养成良好习惯;形成环境,让家庭生活和学校环境乃至社会风气成为孩子习惯养成的支持力量。

孙云晓建议:“用加法养成好习惯,用减法改掉坏习惯。”也就是说,一阶段可重点培养一项习惯,而且逐渐加深固化,反之亦然。改掉一个坏习惯最好的方法就是用好的行为进行替换。

家庭教育秘诀

“父母合作的教育模式最高效”

现场,孙云晓走下讲台,热情地与苏州家长互动交流,他称赞苏州的家庭教育氛围很浓厚。

一位家长问及“虎妈猫爸”的现象,孙云晓说,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中均不可缺位。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亲密性,也需要独立性,母亲在前者拥有绝对优势,父亲则是后者的代表。“父母合作的教育模式才最高效。”他说。

如今社会竞争愈加激烈,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关注度高,甚至时常焦虑。聊到这一问题时,孙云晓劝说家长,不要把上名校、考高分作为衡量孩子今后是否成功的标准。他举了自己培养女儿的例子,女儿小学、中学上的均是家门口的普通学校,但是好习惯帮她找到了奋斗目标并能为之坚持,女儿后来在高考时一鸣惊人。孙云晓还建议家长们构建“民主权威型家庭”,既尊重孩子的主人地位又制定出规则,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最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