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高中教育 >

龙胜县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

时间:2019-10-14 08:14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2016年龙胜县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2月18日在自治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自治县县长 吴永合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自治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与《龙胜各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一、2015年和“十二五”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严峻形势,我们克服了发展中的各种困难,在县委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生态立县·绿色崛起”为引领,以“生态、旅游、扶贫”三位一体为主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统筹做好了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多项工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6.6亿元,同比增长8.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9.49亿元,同比增长22.73%;组织财政收入完成5.19亿元,同比增长1.62%;工业增加值完成25.36亿元,同比增长10.38%;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完成8.07亿元,同比增长10.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完成27642元、6637元,同比分别增长7.6%、10.3%。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基本完成全年预期目标。

  (一)以项目促建设,内生动力得到新提升。

  坚持县领导联系重大项目制度,实施项目指挥长终身负责制,全县重点项目建设全面提速。49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3.1亿元,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46.7%。县民族广场和华业商业中心、县体育馆综合楼、县城至温泉沿线风貌改造、县城景观亮化提升工程、八滩至伟江公路等项目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桂三高速(龙胜段)、龙脊大道〔1〕、县城北岸二期开发、瓢里镇城镇化建设、生态旅游扶贫大环线、龙脊景区大循环路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为龙胜加快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龙胜各种促进发展的要素得到聚集,发展内生动力得到了新的提升。

  (二)以优势促旅游,第三产业彰显新活力。

  坚持旅游业作为全县的支柱产业、核心产业、品牌产业和生命产业来打造。2015年,我们举全县之力,全民参与,以超常规的力度、以超常规的投入、以超常规的协作精神、以超常规的速度,克服连绵阴雨天气等极端的困难,按照树标杆,争创第一的目标,在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工作初评、考评、暗访中名列广西第一,使旅游产业全面提质,对外形象全面提升,干部作风全面转变,创造了奇迹,形成了经验,锻炼了干部,凝聚了人心,树立了标杆。通过积极推进创建工作,修编了《龙胜旅游业发展与布局总体规划》,通过县财政安排的1.5亿元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拉动旅游业社会投资25亿元,强力推进了旅游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设施、景区景点开发建设和提档升级,成功创建和提升了白面瑶寨、艺江南中国红玉文化园、龙脊特色旅游小镇和金车生态民族村等4个3A级景点,建成泗水五星级乡村旅游区,抓紧推进龙脊景区创5A、龙脊高山湿地公园、千户侗寨、风情苗寨等一大批新景区新景点的规划建设。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机构18位专家从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旅游学、景观学等多学科视角探讨龙胜梯田的历史、保护与发展,达成共识并发布研讨成果:龙胜梯田有不可比拟的规模美、和谐美、线条美、节律美,构建了世代相传的梯田农耕文明,是生态智慧的杰作,天人合一的典范,是名副其实的“梯田王国”,龙胜梯田距今至少有2300多年的历史,龙胜堪称“世界梯田原乡”。龙脊梯田景区获得首批“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称号。通过旅游业带动,健康养生、医药美食、电子商务、商贸物流、文化创意等第三产业成为拉动全县经济增长的新生力量。2015年,旅游接待人数553.4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6.16亿元。

  (三)以转型促升级,工业发展取得新突破。

  坚持创新驱动,狠抓工业发展不放松,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全县工业总产值56.8亿元、工业增加值26亿元,同比增长10.16%和9.84%。做精做深滑石、电力支柱产业,桂广公司矿区8万吨滑石加工生产线、龙广滑石微细粉母粒项目、勒黄电站和镜明电站增效扩容等项目已基本完成。改造提升锰铁合金、工业硅、竹木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深入实施“抓大壮微”工程。

  (四)以特色促优化,现代农业迈出新步伐。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