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高中教育 >

跑出创新创业教育中国“加速度”

时间:2019-10-13 10:31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从4年前20万名大学生敢为人先,到2019年457万人跃跃欲试,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自2015年开赛以来,五届累计947万名大学生踊跃参与,书写奋斗的青春之歌。

  “互联网+”,让年龄、资历这些从前拦住青年的门槛,变成助力他们腾飞的力量。互联网时代,给了青年,也给了中国骐骥一跃、后来居上的可能。

  中国高等教育积极回应时代呼唤,全力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升级版”,以大赛为深化改革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为大学生实现创新创业梦想打开了一扇窗,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汇聚源源不断的创新动能。

  为青年学子播下创新的种子

  “很多农业的细节问题,只有深入农村,走进基层,才能看到、体会到、思考到。对于刚走出象牙塔的我们,最该做的,就是双脚坚实地踏在中国的土地上。”回忆起2017年那场难忘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西安科技大学学生、“小满良仓”创业团队负责人张旺这样说。

  那一年,张旺和来自全国各地的5000多名大学生一起,循着老一辈革命家的创业足记,寻访梁河村、重走长征路、参观纪念馆,深入延安各区县考察,精准帮扶老区建设。

  2017年8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回信,勉励青年学子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总书记的回信进一步点燃了大学生的青春梦想。

  创业需要温度和情怀。作为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重要活动之一,“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推动了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助力创新创业实践与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扶贫脱贫结合,为广大青年学生上了一堂堂有温度的思想政治课、有深度的国情民意课。在这堂“全国最大的思政课”上,已累计有170万大学生,扎根祖国大地,让自己的成长发展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以“青春梦”“创新创业梦”托起伟大的“中国梦”。

  “我们决心以行动践行总书记的嘱托,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意,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桃醉井冈”创业团队负责人陈文彬介绍,下一步,他们将牢记嘱托,推动实现“桃醉井冈”品牌的延伸,通过红色研学、特色旅游等新创意,助力井冈茅坪脱贫攻坚。

  北京理工大学的倪俊,曾在2018年率领团队获得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冠军。倪俊说,通过大赛舞台,无数个紧跟前沿科技发展步伐、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项目,得到孵化、哺育和浇灌,“更加激励了我们求学报国、科技报国的热情”。

  知名投资人郭羽已连续4年担任大赛评委,回忆起首届大赛,创意创业项目“大而全”的印象还停留在他的脑海,到2018年第四届大赛时,他自称“欣慰”地看到了起点水平很高的创业项目。“4年来,我见证了比赛的一步步成长,也见证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通过比赛呈现出更高的创新创业水平和能力。”

  据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介绍,在过去4年,大赛累计有119万个团队、490万名大学生报名参赛,“培养了一大批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春力量,在祖国大地上播撒了创新创业的种子”。

  大力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开裂的混凝土路、渗漏的房屋。混凝土的脆弱、易开裂,稍有弯曲就会折断,给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蒙上了阴影。有没有办法能增强混凝土的强度和韧性,让混凝土有弹性能弯曲?

  2018年,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季军,来自浙江大学的邦巍科技提供了解决方案——通过纳米改性和短纤维增强技术,实现了混凝土裂缝无害化分散能力,“邦巍混凝土”拉伸应变是传统混凝土的300—800倍,使用寿命30—100年,维护费用降低了80%。目前已被杭州秋石高架路三期工程、某机场、某海上拼装式浮动机场等20多项国家、省级重要工程采用。

  “邦巍科技是非常典型的、优秀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类的创新创业项目,项目从一开始就高度关注市场,关注现有产品的不足并找到了机会和切入点。”大赛评委一致对该项目表示认可。

  邦巍科技的成功,离不开浙江大学提供的土壤。近年来,浙江大学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紧紧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标,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了基于创新的创业教育模式。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