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高中教育 >

长春一高校“暑假”长达4个多月:新校区没有完工

时间:2019-09-25 08:29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进入11月,长春其它高校准备迎接寒假的到来,而长春东方职业学院(以下简称“东方学院”)大二学生从今年7月开始的“暑假”还在继续,因为原计划9月份新学期开学就搬迁的新校区没有完工,教室、寝室还是没水、没电、没暖气的“三无”工程。

  11月12日,东方学院大二学生长达4个多月的“暑假”终于结束。老校区将部分办公用房改造成了教室和寝室,甚至还有部分大专生“入读”中专。然而,30人的寝室和上百人的教室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新校区又是为何没有按时完工呢?

  学生在“三无”寝室过冬

  人家快要放寒假了,我的“暑假”还未结束。这是最近吉林省长春东方学院大二学生的遭遇。

  11月8日,津云新闻记者前往长春实地调查。

长春一高校“暑假”长达4个多月:新校区没有完工

  新校区正在施工的大门 本文图片均来自津云新闻微信公众号

长春一高校“暑假”长达4个多月:新校区没有完工

  11月8日下午,长春下起了冻雨,街上的人们裹紧了羽绒服,供热站的烟囱上方冒着白烟,似乎开足了马力。距离长春市中心约40公里的米沙子镇是长春市较大的乡镇,在米沙子镇开发区的一处工地里,零散的分布着几栋楼,甚至平整的路和院墙都没有……而这,就是东方学院的新校区。

  按计划,新校区本应在今年10月份前后投入使用。然而,新校区内除了机械和施工人员外,几乎看不到老师和学生。

  下午四点,天空渐渐暗下来,冻雨没有停歇,寒气更加逼人。东方学院新校区一栋寝室的3楼却不时地闪着亮光。穿过昏暗且没有清扫的楼道爬上三楼,隐约可以听到一间寝室内传来的说话声。敲门进入的津云记者刚一开房门,就闻到屋内涌出的烟味儿,四名学生裹着被子举着手机躺在各自的床上。

  四人并不关心陌生者的进入,屋里地面上堆着生活垃圾,桌子上还摆着行李箱、衣服还有矿泉水和方便面盒。

  最先和津云记者搭话的学生叫李刚,从他口中记者得知,原来他们四人都是东方学院大二的学生,按照今年暑假放假之前的通知,大二学生新学期开学后将从老校区搬到新校区,而他们却一直没有正式开学。学校一开始通知他们10月25日开学,后来延迟到11月5日,然后又推迟到11月12日。

  在11月1日前后,他们四人就来到了新校区,找到了在新校区事先分好的寝室。可寝室内没有水、电,也没有暖气,教室内设施也不齐全。一些学生和老师来到新校区待了两天就走了,新校区根本没法入住和上课,同年级的学生只能再次等待开学通知。李刚他们四人没有地方去,只能在“三无”寝室将就着。

  一日三餐都到附近的镇上去购买,连热水都要从镇上的超市打回来。他们储存最多的是面包之类的食品。对于早已供暖的长春来说,没有暖气的屋子里非常阴冷。李刚告诉津云记者,他们唯一的希望是11月12日能如期开学,因为实在是太冷了。

  教室改寝室 “标间”30人

  东方学院护理专业的刘菲住在长春市区的一家快捷酒店里。10月20号左右她从外地老家来到新校区,看到新校区无法入住,也没接到具体的开学通知,只好临时住进了酒店,如今光是住宿已经花费了近2000元,加上往返新校区、老校区、酒店的路费1000多元,每年还要交1万多元的学费和1000多元的住宿费……但最终却是迟迟无法开学的情况,这让刘菲十分失望。

长春一高校“暑假”长达4个多月:新校区没有完工

  在刘菲的指引下,津云记者来到了距离长春市区约50公里的烧锅镇,这是东方学院的老校区。一进学校大门,就看到两辆大货车停放在广场上,十多名工人正在搬运木板和铁架子。在广场左右两侧的楼栋门口,堆积着大量木板、桌椅等。

  工人刘师傅告诉津云记者,木板和铁架子是学生寝室用的床铺。这些都是刚刚从米沙子镇的新校区拉过来的,用来把1、2、3号教学楼部分教室改造成寝室,临时让学生居住。

长春一高校“暑假”长达4个多月:新校区没有完工

长春一高校“暑假”长达4个多月:新校区没有完工

  津云记者来到2号楼,发现1楼到5楼每层各有3个刚刚被改造过的寝室。寝室里还留有黑板和诸如“新媒体应用部”这种没来得及拿掉的门牌。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