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高中教育 >

打出"组合拳" 江苏教育专项治理工作初见成效

时间:2019-09-06 09:52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教育是民生之基,涉及千家万户,是人民群众最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指出,要满怀真情办好三件民生实事,教育被列为三件民生实事之首,凸显省委对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增强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和满意度的高度重视。

  去年11月以来,我省启动教育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将群众诉求作为风向标,努力以一个一个问题的重点突破,推动党的教育方针落到实处,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在教育改革发展中的获得感。

  打出“组合拳”,专项治理初见成效

  校外培训机构“野蛮生长”,让学生和家长们苦不堪言。本次专项治理的重点之一,是进一步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着力解决部分校外培训机构未取得办学许可证违法经营等突出问题。我省各地雷霆出击,组织多部门联合介入,以“组合拳”的形式进行专项整治行动。

  针对校外培训机构数量多、规模小、分布散、管理乱等特点,省教育厅建设了统一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截至3月22日,共有18270家培训机构、26089名培训机构教师、51771门课程信息上线入库。无锡市开展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情况普查,开发《无锡市民办教育公示系统》网络平台,将全市证照齐全、合法办学的培训机构纳入系统,并标注详细地理信息。徐州市开发了校外培训机构网络地图公示系统,包括基础数据平台、地图检索、地图绘制、机构搜索、机构信息介绍、机构搜索屏蔽等功能,为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用户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在网端、微信端登录该系统。扬州市邗江区通过招标与两家银行机构合作,建立教育培训机构学杂费专用账户,严控培训机构账户最低余额和大额资金流动,加强资金监管,动态监管培训机构的经营情况,切实保障学生权益。

  通过3个多月的强力集中整治,我省共摸排中小学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17291家。截至2018年12月31日,原合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1892家,整改规范后,合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增加1273家,现共计3165家;5892家学科类培训机构经规范转变为非学科类培训,全省从事音体美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由16865家增加到22757家。同时,对消防不合格、教师无资格、无证无照的学科类培训机构依法取缔5405家。各地陆续发布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江苏校外培训治理成效初显。

  “教育专项治理不仅是一项民生工作,更是一项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贯彻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的政治任务。”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说,江苏突出政治站位,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从严查处教育领域违纪违法问题,形成强力震慑,为逐渐建立起良好的教育生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全面推广“课后服务”,力促教育生态转型

  春季新学期,在全省推广中小学校课后延时服务的“弹性离校”政策,并且积极联合社会各界,共同建立课后服务优质资源供给长效机制,会同省体育局、省科协研制科技类、体育类、实践类课程推荐菜单,在南京市试点推送462门免费体育和科技类课程,邀请科学家、院士、体育教练员和专业人士进校园,丰富孩子们的课后服务内容,促进素质教育深入实施。

  南京市中央路小学“小秧苗驿站”里的孩子们,享受到了“课后服务”带来的快乐。该校利用课后照管的时间,安排专任教师和家长志愿者,在对延时放学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个别交流和综合评估的基础上,专门开设了社会实践、创意美术、口述故事、语言纠正、陶笛吹奏、音乐欣赏等课程,并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和实施方案,努力使学生在这段时间里有所收获。孩子们积极参与其中,学习知识,培养兴趣,发展个性,展现自我。中央路小学这些举措,让“弹性离校”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而有温度。

  “开展课后服务,目的是逐步挖掘让孩子快乐成长的特色教育,促进教育资源的利用。各校精心筹划,教师志愿者们主动作为,把课后服务变成满足成长需求、完善教育服务的重要契机,递交出富有实效性、可操作性、有质量的‘教育答卷’。”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介绍,经初步统计,目前全省城区小学和初中开展课后服务比例分别达到53%和24%,吸引53.7万城区中小学生参与,小学和初中参与课后服务的学生数分别占比18.7%和23.2%。

  课后服务不仅在校园内,更在校园外。为了解决家长在家辅导作业难的问题,南京市鼓楼区率先实行在职教师网上免费“抢单”答疑,学生只需拍下不会的题目发到APP,几十秒内就有专业课程老师进行详细解答。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