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高中教育 >

椒乡大地桃李香——天等县推动教育事业发展侧记

时间:2019-09-05 13:26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 本报记者 苏萍

  从2015年起,连续3年,天等县每万人高考考生数排崇左市第一,一本、二本上线率排全市前列。2017年,天等高中文理科一本上线人数46人;县职校在2019年“对口高考”考试中成绩突出,考上大专、本科分数线人数147人,上线率81.67%,继续领先崇左市各县(市、区)职校……一组组生动的数据见证着天等县教育事业的发展。

  近年来,天等县紧紧围绕全县中心工作及建设山区教育强县的奋斗目标,凝心聚力,奋发有为,持续推进全县各级各类教育工作和谐、健康发展,努力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多举措抓落实 教育扶贫保障工作取得新进展

  近年来,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天等县,始终将教育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中之重,以教育扶智的办法解决农村贫困家庭脱贫问题,坚持“穷县不穷教育”。以办好群众家门口学校为抓手,天等县精准施策,让教育成为当地贫困家庭走出大山,走上脱贫致富的希望所在。

  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平等教育的权利,天等县认真落实国家教育资助政策,以“免、减、助、奖、贷、补”等多种形式实施精准扶贫,帮助贫困家庭子女摆脱求学困境,确保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天等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在校就读期间,除享受义务教育阶段的“两免一补”、普通高中免学费、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中等职业教育助学金政策等国家普惠性资助政策外,还优先享受其他国家教育资助政策。以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学生为重点,天等县还构建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等各个学段全覆盖的贫困户学生“一条龙”资助体系,此举确保了贫困家庭学生该“扶”就“扶”、应“助”就“助”的资助“全覆盖”,不让一个学生因为贫困而辍学。

  今年上半年,天等县多举措抓好教育扶贫保障工作。一是健全控辍保学工作长效机制,实行《天等县2019年控辍保学实施方案》。二是完善控辍保学“双线四包”工作体系,落实适龄儿童少年失学辍学监测、报告制度,完善部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三是利用春节、清明节、“壮族三月三”等传统节日加强劝返工作。四是以义务教育阶段为重点抓好各阶段学生资助工作,做到应助尽助,惠及全县建档立卡户学生16459人。五是开展推普脱贫普通话培训和送培下乡活动。六是控辍保学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今年上半年劝返辍学生163人,包括所有建档立卡户的学生已全部返校复课,教育扶贫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筹资金保投入 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围绕改善办学条件,天等县进一步加大学校建设力度,近年来,全县学校办学条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在学前教育阶段,天等县切实推进县直属机关保育院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改造和设备添置等工作,同时新建乡(镇)公立幼儿园15所,改新(扩)建村级幼儿园45所,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目前,天等县“一乡(镇)一园”目标已基本实现,普惠性幼儿园不断增加,方便农村幼儿入园就读。

  在义务教育阶段,该县加大义务教育建设投入,用于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建设,新(迁)建县恒丰希望小学、县仕民实验学校、县思源实验学校、向都镇福利小学、廷罗小学等多所学校。同时加快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实施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全面改薄”、农村初中工程等教育项目608个。

  在高中教育阶段,该县加大对现有两所普通高中,即天等高中和民族高中的建设投入,几年来,该县高中教育规模扩大、质量提升,高中教育连续四年每万人高考考生数排崇左市第一,一本、二本上线率继续排全市前列。2016年、2017年崇左市文理科状元均落户天等。

  今年以来,天等县持续发力,改善办学条件。一是筹集上级建设资金5512万元;二是加大县思源实验学校建设力度,完成学校综合楼、学生食堂、多功能厅、风雨操场及250米运动场主体建设;三是完成县第二高中1号教学楼主体建设,按期推进县城西小学、城西幼儿园基础建设。四是完成县城南幼儿园等6所幼儿园食堂设备采购工作,扎实推进14所乡镇、村级幼儿园户外园林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五是继续实施2018年校舍维修、薄弱改造项目建设。

  多年来,天等县在财政紧缺的情况下,仍然努力筹集大量教育资金,用于改善各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办学差距,推动天等县教育事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抓常规重实效 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有效推进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